第425章 稚嫩的反骨(2 / 2)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产生了不可调节的冲突,使得矛盾被不断激化……并且整个态势越演越烈,从而席卷了整个网络。

燕京,军区大院。

胡育民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讨论,加入了骂战,心里面也不由得赞叹一声,后生可畏。

旋即抬头,看着给自己列举了几个措施制造争端的同志,眼神之中,多了不少打量。

站在他面前,是一个脸色略带拘谨,手掌卷起来,里面充满着热汗的青年,他的脸色稚嫩,想来也是刚参加行伍不久,因此初次见这首长,难免会有所紧张,特别是那位领导人,眼中还连带着几分考量的时候,那种压抑的感觉,几乎是扑面而来。

胡育民也没有晾他太久,而是直接开口询问道:“这位小同志,你对互联网的见解,和往常我们的一些作业人员有着许多的不同,我看了一下你的手法,发现在舆论引导方面,你似乎更倾向于微观放大,与我们往常的那些宏观调控,主方向不变的理念,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可以问一下,你是怎么理解的?”

稚嫩的年轻人听到这话,下意识的吞了一口水,伸手就要摸鼻子,只不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令他克制了身体的本能,于是在身体颤抖了一下过后,整个人断断续续的回道:“其实也跟我国的整体环境有关,南北差异,中心州属和周边州属的差异,这代表了我们大方向的正确,可是相应的,在大方向下,那些暗流涌动是不可忽视的,我认为那些就是一个火药库,如果不能及时疏导,那最终爆发出来的是无声的战争。”

“因此我通过捕捉一些激进分子的只言片语,把矛盾的主体,通过偷换概念的方式,将大家的厌战和圣母挂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手段也常见于我们控制相关话题的热议。”

胡育民听到这屡试不爽的方法,继续问道:“那这样的话,痕迹不会很明显吗?偷换概念的方法转移矛盾,别人难道就不会怀疑?”

毕竟,网络舆论的一些引战话术,这些都属于常见的套路,民愤,想要激荡起来,也并非那么容易,真假消息,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言的。

“会怀疑,但是,整个大趋势所然,当有一些基础的群众,因情绪激动,发表了一些不当舆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细节放大的方式,把其他人也一并席卷到里面……不论他们的舆论是不是和这个话题息息相关,但是只要与话题挂钩,总能找到相应的联系,将整个热度炒起来……”

年轻的小伙子描述的尽管很啰嗦,可胡育民还是听出了里面的核心:这个世界上清醒人是有的,但是能克制自己的清醒人,终究是在少数。

“你很不错,我有意把你从军方调到宣传部来,留在军方的话,你实在是太屈才了,如果你愿意的话,政治部那边我可以打好招呼,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胡育民脸上一直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明明是一句询问的话语,但却带着莫名的笃定。

年轻的小伙子并不清楚这句话的分量,但是他听出了这位大首长语气里面的坚定,只好点头接受。

见到小伙子还懂一些察言观色,胡育民心里也多了几分宽慰,现如今,还能懂得人情世故的年轻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其实一个国家那么大,并不是缺了谁,就转动不起来了,但是有的位置,却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接手,胡育民不是一个追求十全十美的人,但假如现实可以达到更高期望的话,他是不会拒绝的。

就好比是那个小伙子所面对的互联网领域,对于整个网络而言,如今的主体仍然是年轻人,胡育民并不懂年轻人,但他手下有人懂年轻人,知道怎么去正确的引导整个舆论的走势,怎么去引导愤怒的释放,这就很重要。

关于蓟阳处决妖族在网络上发酵这件事情,无论持什么观念,只要把热度掀起来,接触的人多了,最后得出的结果也就更加明显了,胡育民相信,自己同胞里的热血青年还是占大多数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留有后手。

利用众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制造矛盾,然后通过矛盾的对立,将平时在生活中积攒的戾气通过网络释放出来,在这件事人尽皆知的时候,再通过控制最后结果,得到想要的答案。

正所谓众望所归,什么叫众望所归?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把10个人找出来,告诉他们,在小房间里,有红蓝两个选择,当选择蓝色的人一旦超过八成就会把选择红色的人处死,反之亦然,若是存在其他情况,则重新开始投票。

规则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去投票,但每次只能进一个人,他们可以彼此交流,而投票的结果,只能通过主办方公布,在达到八成这个目标之前,都是不公开姓名的投票,只有其中任何一个选择达到八成这个目标之后,才会对另外不到两成的人数进行公开并且杀害。

在这种近乎无赖的规则操作下,每个人为了确保自己活着,几乎在第二阶段的投票,就可以达到主办方想要的结果了,纵然此前人们的选择都是发自本心,可为了所谓的活命,他们终究会走向那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众望所归。

这是一个无赖的玩法,但是在互联网上,却又是最容易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