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九渊内乱再起(2 / 2)

现在看来,却是他小丑了。

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一到关键时刻,真可谓是直击要害呀!

控制了整个国都的贾似道没有对皇宫发起总攻,毕竟他需要放九皇子一马。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水彻底搅浑,更能让九渊帝国不战自乱。

为了效果的逼真性,贾似道和赵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在帝国两大权臣斗来斗去的时候,整个九渊帝国的天下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各地督抚瞬间化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个个拥兵自重,不听中央号令。

贾似道则通过中央的优势,控制了北安省和九幽省。

至于其他省份辐射力稍弱,让他们趁乱割据成功。

赵高等禁军护着九皇子拼死突围,方才杀出重围。

等他们逃到辽西省的时候,贾似道已经拥立十九皇子为帝,开始以相国自称。

十九皇子才六岁,只能任由贾似道摆布。

贾贵妃被尊为皇太后,原皇后则离奇死亡。

这就让贾似道想到了一句古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现在皇帝尊称他为一声相父,北安和九幽两省的实际控制权还全在他手上,他对比其他没有名分而擅自脱离中央的省份而言,有着太大的优势。

而且他还可以和韩信打配合,好好收拾一下那些不听话的省份。

虽然一开始并不是这么计划的,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各省份独立的这么快?

要不是他们独立的这么快,他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孩子皇帝好好的削弱一波九渊帝国的国力。

至于十四皇子,贾似道就帮他体面了。

留着他一方面没什么大用,说不定还会坏事,另一方面他的伤势确实有些严重,治好他要耗费不少的代价。

既然他这么麻烦,索性贾似道就将他直接除掉了。

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如把这一部分解放出来,用来整军备战。

接下来还有好几场硬仗,恶仗要打呢。

赵高走前给贾似道留下了两万的禁军精锐,都是贾似道之前的班底。

整合一下,贾似道也能拿出来十五万中央军来。

再加上背靠九幽省这个大粮仓,说不定能扩军到二十五万……

各地没有粮仓输送,可就没有他们这么好的底子了。

再加上他们之前被战火蹂躏过,经济上更是一塌糊涂。

经过这些年的修养,经济也不过刚刚能交上赋税罢了。

贾似道有信心,有能力打爆那几个省份。

说句不好听的,他手下除了两省的百姓以外,基本上已经和大宁帝国完成了利益捆绑。

当然了,还有一些顽固的臣子和皇帝没有点头。

但是他们的意见此刻在这时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贾似道已经处死第一批保皇派的老臣了,这还是因为时间比较赶的问题。

不然的话,他有的是功夫玩死那帮老臣们。

贾似道控制国都后,第一件事就是对青衣阁进行血洗,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加入时间的长短,一律格杀勿论。

也正是因为这,他不少精力全都被牵制了,不然那批老臣死的就不会只有那点儿了。

徐天华那边自然听闻了邻居的惊天变化,第一时间就是让他的心腹爱将韩信领兵出征。

先打下董卓以前的地盘再说,吞了他的残余势力,整个帝国的北方就连成一片了。

那时候输送兵源或者粮草,也就会方便很多。

既然把九渊帝国这个外患解决了,徐天华自然要把重心放在登基大典上了。

毕竟,只要九渊帝国不捣乱,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几个国家有这个实力能捣乱了。

现在九渊帝国忙着割据,可根本顾不上旁边的这个庞然大物要发生的惊变。

说实话,就算他顾得上,仅凭一两个省份的力量,也远不是旁边这个庞然大物的对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韩信吞并掉,成为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