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河东君柳如是(2 / 2)

明末开疆 言深异心 1167 字 1个月前

一曲唱完,洪承畴、卢象升不禁鼓掌叫好。

洪承畴随即又问道:“敢问姑娘,这歌词出自何人之手?”

“惭愧,这曲词均出自小女子之手,献丑了。”少女回道。

“啊,果真才女啊!敢问姑娘芳名?”

少女回道:“小女子坎坷,不恋姓名。”

“秦淮之地,河东君者,常着青衣儒衫,游历山河,今得闻者,如是也!”陈志远学着文人咬文嚼字吟道。

少女一脸惊讶,这北地还有人知道她河东君的名号。她记得自己已隐退烟花之地数年,平日里游山玩水,所见者亦几社陈子龙云间三子而已。而且,说话这少年,恐怕也只有十六七岁,又习于军伍,不可能认识自己。

“敢问公子贵姓,竟认得小女子名号?”少女问道。

“免贵姓陈。”陈志远回道。

“哦……可是陈子龙故友?”少女问道。

“呵呵,陈子龙乃云间三子,风流才子,平日里咏春赞柳,何与吾一介武夫有故?”陈志远不屑地道。

“哼,这位陈公子,何出此言。子龙乃满腹经纶,一腔报国之志,何以风流才子、咏春赞柳评他?汝一介武夫又何评文学?”少女略显生气地问道。

“武夫就不配评论文学,何以见得?吾作不出小桃技下试罗裳,蝶粉斗遣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之快活诗词,然吾大好男儿,敢叹并刀咋夜闸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戎马征战丹青史,可怜无处葬君卿。”陈志远回怼道。

少女粉脸一红,随即又惊讶。没想到这姓陈的公子年纪轻轻竟作出并刀咋夜闸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戎马征战丹青史,可怜无处葬君卿的豪壮诗句。想比自己和陈子龙游玩时写作的小挑技下试罗裳之诗句,果真是小巫见大巫。少女不仅对陈志远仰慕几分。

小主,

“好诗,并刀咋夜闻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戎马征战丹青史,可怜无处葬君卿。”卢象升念了一篇,不禁感叹起来。

洪承畴此时也找来笔墨纸砚,苍劲有力地写下了这首诗,随即对卢象升道:“建斗,汝可否为此诗题名?”

“此诗之意境,借燕赵悲歌之不平,叹征战将士忠骨无埋之悲壮,赋《无名》。”

起完题,洪承畴又问道:“志远,你也是读过书的人,可有表字?”

“回督师,学生未曾表字!”陈志远回道。

“呵呵,如此,洪督师不如趁此雅兴,为志远表字如何?”卢象升笑道。

“哎呀,此子当如建斗啊,不如你我一同取表:志远万里,航程而致。建斗,你从中取字。”洪承畴道。

“志远万里,航程而致……取致航如何?”卢象升问道。

“唔,志远万里,有志必航,航致必志。陈志远,致航此字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