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松江府(2 / 2)

明末开疆 言深异心 1216 字 1个月前

七月份,张献忠攻陷重庆、泸州、叙州、播州;李自成大顺军亦于陕西南下,夺取保宁,顺兴,两股农民军南北围困成都。双方当仁不让,在成都城外聚兵对峙。同月,志远军新编第八、九军进驻南京,海军封锁南直隶境内长江航线。

九月,松江府内建起了无数工厂。宝山镇,修建了五座高炉,二十座焦化窑,又建造数十家化工、机械、马车、军工等工厂。吴淞口,一座占地数千亩的船厂紧张施工,吴淞船厂规划七座船坞、十座船台,建成之后,所需工人二万人。可以说,宝山、吴淞这一片,将成为重工、化工、军工重地。淞江府城、上海县城,陈志远规划成纺织、日用化工、农资农具等轻工业片区。

十月初二,陈志远返回金州。建好的金州城繁荣一片。旅顺船厂,每月均可下水二艘飞剪船。威海拥有二座船厂,共八座船坞,十一座船台,每月,威海可下水五艘加莱船,一艘飞剪船。同时,有两座船坞,开始铺设龙骨,建造一千五百吨级的盖轮风帆战列舰。

宋应星研究团队,在搬迁至金州后,又完成了硝化甘油的制作和钝化。有了硝化甘油,陈志远联合各部门成功制造出木柄手擂弹、六十毫米迫击炮,现代火炮。但现代火炮,膛压过高,合金材料不过关,最终定型生产七十五米毫和六十毫米现代火炮。

小主,

三款火炮分别命名为志远一式六零迫击炮、六零长管加农炮、七五榴弹炮。

海面上,一艘改装的飞剪船正在试射。两侧炮仓,每侧只留三个加大炮仓。每个炮仓,装载着一门口径六十毫米,管长三千毫米的加农炮。为了减少后座力,整门火炮,包括炮架都装在导轨上,导轨后面,还装有两根弹簧减震,组成一门架退炮。

目标是两千米外的一艘沙船耙船,只见炮手们按命令移动炮口,炮手瞄准耙船,并随着船身上下晃动,微调火炮迎角,准备好提前量。

“轰!”

船身迎起最高那一刻,炮弹向目标射去。

“砰!”

炮弹从耙船上方飞过,落在远处的海面,炸起一个巨大的水花。

随后,观察手汇报:“五级风浪,提前迎角偏高1.2度。”

“各就各位,第二次装填,五级风浪,提前量调低1.2度,距离五千米。”

……。

志远军海军更换新火炮,新式加农炮弹道比较笔直。但是,对于海上而言,火炮瞄准受风浪等各方面影响,换上后膛加农炮,撤下以火炮数量提高准确量的老战法。新火炮要提高精准度就必须在不同的海况下进行多次校准射击,获得射击表。所以,在全部更换新式火炮前,必须进行无数次校射。当然,条件如果允许,可以给火炮加装陀螺仪,增加火炮稳定性,但现阶段,陈志远还没研制出陀螺仪,只能用笨办法提高射击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