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营(1 / 2)

燕放和陶陂田见占不了优势,也犹豫着要不要上去帮忙,但他们三人对一个,赢了也是丢人。

燕放眼珠子一转,看到旁边做壁上观的两人,捅了陶陂田一把,以眼为指示意。

他不想把那两人怎么样,只那小姑娘看着和徐当仁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挟持了她,多少也能牵制一下那边。

不好看是不好看,但比继续让徐当仁和饶毅缠斗,这算相对和缓的止战方式了。

看到徐不让眼侧着脑袋与杨春夜和韩炜说话,他抓准时机让陶陂田绕到她斜后方。

陶陂田个子不矮,所幸手脚灵活,绕到两人背后刚准备伸手——

——“要偷袭的话,自己的命门也该先藏好啊。”徐不让轻巧一掌推开杨春夜,自己往后凌空一翻,一脚踹在陶陂田背心:“还有就是,下盘不稳,吃亏。”

燕放这只是让他佯攻,若一击不中,他也好从旁策略,没想到不是中不中的问题。

陶陂田被踹到那边打斗的两人中间,徐当仁当然看到了,借他为盾,挡住饶毅的攻势,陶陂田被饶毅一拳打得吐出来。

又趁着对手视线被阻,轻巧闪到他身后,一记手刀,饶毅庞大的身躯就山崩一样垮下去。

挨了重重一拳,又被庞然大物压着,陶陂田也爬不起来了。

远处看着的兵卒们有笑声有喝彩声,徐当仁以战胜者的姿态挥挥手,引起更高的一阵欢呼。

“手太黑了吧老哥。”徐不让鼓着掌,踱到燕放跟前。

“你呢?”

燕放把刚才几人一招一式都看在眼里,他脑子还没坏,清楚地认识到,即使一开始三个人一起出手,现在自己也不过是躺在地上的份。

他军礼跪下,低着脑袋:“属下黔州巡防燕放,叩见二位!”

“识时务是件好事。”徐不让笑嘻嘻地拍拍他的肩,“去看看你那两个兄弟吧。”

徐当仁重新找了块地坐下,掏出自己包的小点心继续啃。

杨春夜刚被推开,踉跄两步,又被韩炜扶稳,正好看到徐当仁把两个人收拾掉的场景,好歹他也是参军,不好随着士兵们叫好,只能凑过去查看两人。

打这半天,饶毅被弄得灰头土脸,但要说皮肉伤,除了被杂草拉了点口子,还真没啥,就是最后一手刀干净利落把他弄晕。

而陶陂田,被自己一方的给了一拳,又压了半天,中午吃的点东西全吐了。

等饶毅悠悠转醒,看到自己这两兄弟老老实实跪坐在双胞胎面前,自己脖子疼得慌。

“醒了醒了。”另外那个小年轻参军陪在他身边,担心地看着他。

“说了没事的,我砍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没弄死人过。”那个和他过招的男孩说道。

“下黑手也说得那么正大光明。”旁边的姑娘嗤笑道。

“哪次下黑手没有你?好意思说我?”

他两随即争执起来。

饶毅揉着脑袋,杨春夜扶着他坐起来,他脑子里总算是想起自己为什么会躺在这,一跃而起,大吼一声,又是火气上头的模样,把杨春夜吓了一跳。

“毅兄!”燕放看他又想动手,立马上前阻拦:“你已经败了,体面些吧!”

“没事,你让开,若有不服,便再来战,今天我二人奉陪到底,可若是往后心里还有不干不净的心思,就不怪咱军法伺候。”

徐不让站起来,准备迎接饶毅的冲击。

她比徐当仁还瘦弱,毕竟女孩子,即使她勤加锻炼也长不成男人的体格。

可她脊背挺直,眼中凌厉,即使是久经沙场又是长辈的孙茂发,这次看她,也不由自主把她当做平等的同僚。

“啊!”饶毅又吼一声,本以为要攻上来,哪想噗通一声跪下,扑出尘土飞扬,弄得人几乎要睁不开眼。

“服!服了!二位一定要收在下为徒!”

校尉为散武官号,实际还是要看职阶,她现在就是个有名没分的冗官,所以只有徐当仁是实际上的一军统领,虽然早上她就知道,但还是郁闷了很久。

及至下午,一行人整地扎营,徐不让一个人坐在树上,远远看见远处一路人马正快速接近,才总算跳下树迎了上去。

“我说帮个忙能累死你吗?”徐当仁脱了外袍顶着春末夏初的太阳扎帐篷,本就烦躁,看她刚落地又跑了,在后面不满地喊道。

“好像有人来了。”杨春夜望着徐不让跑去的方向说道,他一介文官,要体力的事也只能麻烦徐当仁,但他还算有良心,在一边给他扇风又递水。

“没想到孙叔还真把人给她了,还真是傻子。”他撑着腰眯眼眺望,看到一路人马在营前停下脚步,跑到徐不让面前。

“好兄弟!”徐不让拍拍打头两个人的肩,大有傻乎乎地摸着脑袋,曹元也不好意思地笑笑。

虽然之前被骂很惨,不过共事那么些年,徐家人的脾气他们也知道,第二天特别的优待看红了一片人的眼,真有那么点怨气也消停了。

“都是自家兄弟吗?”徐不让饶了一圈,发现几个面生的脸。

小主,

“报,下官胡杨,原是孙将军帐下什长!孙将军让我来跟着西北军的诸位学习!”一个年轻人站出列说道,有他带头,还有几个人也出列自我介绍。

徐不让点点头不置可否,带着一行人进了大营。

然后把一堆事甩给他们。

“傻了吧。”徐当仁在边上哼哼哈哈地干活,看着被徐不让抓来的新苦工,总算是平衡了那么点。

“给自家老大干活,苦啥。”几个男人憨厚的笑道。

徐不让又爬上树窝着,听到徐当仁的忿忿不平,嗤笑一声。

她也没闲着,一来看杨春夜带来的各项名册,他们这队伍说有三师一营,按理说也差不多应该有八千多人,她拿着名册一个个连营去点,才发现建制根本不齐全,别说八千,七千还少点。

而每个连长营长都信誓旦旦说自己这没有少人,徐不让那名单上的人,要么是很久前就牺牲了,要么是根本没听过。

再来就是物资,别的还好说,这次领的是两月的量,可就按七千人算,也就够一个半月的。

她默默骂了句脏话,龙飞凤舞写了本折子,准备递给兵部尚书刘叔柊,索要正常物资和新丁。

但人家一开始没给你的,肯定也不会被一本折子就说动。

徐不让想了想,又起一本,却不是奏折,而是一封信。

这是封给皇帝高彻的信。

一别半月,有怀龙颜,感念龙恩——先套近乎嘘寒问暖。

再表忠心,必不负皇恩浩荡,把手上的情况都说一遍。

新兵征召的调令,至少表面上是要过高彻的面的,上次见他,也不是个糊涂的,应该不至于看不懂。

结尾再祝龙体安康,臣等愿肝脑涂地以报家国。

写完她自己回头看了一遍,确定遣词没什么问题,满意地点点头,又跳下树找徐当仁要印章。

“怎么不用你自己的。”徐当仁在带来的包袱里摸索了半天,才找到自己的小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