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吞吞(17)(1 / 2)

明安王朝迎来了新一任帝王。

百姓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晓宫里的丧钟突然响起,

晨光破晓,便是皇帝驾崩,

紧接着便是天象所指,满朝文武拥护了赵庸继位。

说起这赵庸,听说其母便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倒也是遗传了女将军的几分英姿,

传闻里更说赵庸继位之时,金龙如何盘旋不散,仙光如何久久环绕,

却是添加了几分传奇的色彩。

满朝文武看着那个十几岁的少年,

穿着紧急赶制,甚至还有几分不合身的皇袍,心思各异。

毫无根基,且没有母族扶持的少年帝王,

是最好拿捏的。

届时好言好语的哄上两句,

再塞点美人,

看着新皇年轻,且容貌却也很是俊秀,

趁着刚刚登基,后宫空虚,

家里若是有个适龄的女儿,早早占了中宫之位,

哪怕是位列四妃,日后吹吹枕边风,也足以保家族一世荣宠了。

众人蠢蠢欲动,纷纷有所动作之时,

新皇好似猜到了众人所想一般,

早早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便是先皇新丧,戴孝三年,不提嫁娶,不纳后宫....

只这一句,便堵得文武百官哑口无言,

想来也是,就算是在民间里,家中有长辈故去,都要戴孝几年,不能再有红事操办的,

新皇登基么,总要做孝子表率的....

既然后宫里塞不了新人,那前朝塞些人总归是有办法的吧,

毕竟新帝尚且还是皇子之时,并不受宠,朝政之事更是从未过问,

甚至满朝文武里,三公六部皆是陌生,

趁着新帝根基不稳,得赶紧安插些自己门下的人手才是。

可新帝再一次在众人有了想法之前先一步有了动作,

广成王谋逆乃是众人心照不宣的事实,

如今广成王身死,门下幕僚皆树倒猢狲散一般,各自散去投靠去旁人门下,

昔日权势不在,墙倒众人推的道理众人也不是不明白,

是以新帝提出彻查广成王之时,百官倒也不曾阻止,

甚至为了在新帝面前露脸,纷纷自荐去查,

而第一个遭殃的,便是广成王亲荐,当今的状元郎。

听说这状元郎乃是地方太守之子,

太守在职期间四处敛财,赚的盆满钵满,

更是花了重金打通了广成王的门路,投其所好进献了一盆稀世花草,

也送了无数珍宝文玩,方才得了广成王的应允,

拿下这状元郎一位。

满天下的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科考之路艰辛坎坷,

奈何状元郎只有一个,就这么轻飘飘的落在了别人的头上,

别说是平民百姓,那些个家中有科考之子的官员心里也是不服气的,

奈何之前的朝堂,乃是广成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言堂,

是以当时,无人敢说一个“不”字。

可如今不同了,广成王倒台,那个名不副实的状元郎便成了众矢之的,

不仅被查出家中的巨额贪腐,

更是连当初那盆得广成王青眼的稀世花草的来历都被查的一清二楚,

甚至还牵连了许多的人命,

其中不乏那稀世花草的原主,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

是如何被一步一步要挟着,沦为状元郎登科之路的牺牲品,

此事一出,满朝哗然,状元郎更是被众人堵的连门都出不去。

新帝闻言,亲自审案,彻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