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见过每一个秀女,对吴秀女最深的印象就是眼皮子浅,粗鄙,一身小家子气,待人不宽和。
这个印象是秦嬷嬷有回夜里去群芳殿时,恰巧撞上了吴秀女在小舍里训自己的婢女,声音大的小舍外都能听见,只因为婢女弄坏了她的一只耳坠,还是银的。
当时秦嬷嬷避免尴尬,装作不知便离开了。
那太后就不理解了,扶着额头皱着眉:“怎么会……”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脸上表情十分复杂。
太后昨夜还担心皇帝要求太高,借终考成绩淘汰大部分秀女。
谁知一夜过去,完全颠倒过来,皇帝不止没提起淘汰这事,甚至给最差的秀女厚赏了一番。
嗐,瞎担心一场!
但太后更不放心了,猜测自己儿子的眼光是不是出了问题。
太后又问:“吴秀女相貌如何?”
想确定是不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把她儿子给迷住了,才做出这番瞎操作。
秦嬷嬷听出太后话里的意思,都不知怎么说好,好一会儿才隐晦点出:“娘娘,得选进宫的秀女相貌各有千秋,而吴小主长相清秀耐看,自有一番小家闺秀之态。”
宫里的老嬷嬷说话十分高明,这句话听着是好话,但清秀、耐看二词清楚表明不是一眼就觉得惊艳的长相,至少不是大美人,小家闺秀之态更是暗示了平日的行事作风。
其实不是吴芳儿长得太差,实在是和宫里各色美人相比,不值一提。
太后顿时明白,这吴秀女不光脑子不好,长得不咋滴,还一副小家子气的做派。
那就说不通了!
太后左思右想,实在想不通,愁得直叹气,最优秀的秀女皇帝看不中,偏偏看中个连她都看不上的。
“许是皇帝品味独特,哀家老了,瞧不懂。”
太后转头一想,觉得还真有点可能,如此就能解释她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了。
宫里那么多娇艳的宫妃皇帝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