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慢吞吞的刘二福吃完晚饭。
刘老汉见大家都在,清了清嗓子直入主题:“我跟你娘商量着,趁这段时间农闲,地里事情不多,请人一起把左右厢房推倒重建,你们怎么看?”
重建?是我知道的那个意思吗?
等了一会,没人说话,刘老汉接着道,“之前还想着,等家里孩子们再大点,过几年住不开了再说。
可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有卖鱼的进项,大兴又在县城学手艺,二福在县城上班,他们以后都算是自己立住了。
年年安安有他爹,往后也差不了,家里还有这么多田地,以后的日子有盼头,所以就想着早点建新房,早点住。”
小陈氏用胳膊肘推了推刘大福。
“爹,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没意见。”一向听爹娘话的刘大福能有什么意见。
我推你,你就说这些?小陈氏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刘大福一眼。
“爹,那这钱要怎么出?”小陈氏还想争取一下。
陈氏还能不知道她打的什么算盘? “你想怎么出?”
“现在厢房不是只住着小叔一个人嘛。”小声说完,赶忙把头低下。
“那你把正房让出来给二福住,我保证他不会多说什么。”
当年哥嫂看不上自己嫁了个在地里刨食的,自己又哪里愿意让大福娶他们的女儿?可惜大福就是看上了小陈氏,天天变着法跟自己犟。没办法,自己只好舍了脸皮去求娶。这么多年,小陈氏是越来越小家子气了,可这又是儿媳妇,又是娘家侄女,只要大面上过得去,陈氏也就随她去了。
小陈氏缩了缩脖子,假笑道:“我这不是说说而已嘛,爹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行,都没意见的话那我就说了。”刘老汉又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建房需要用到的东西,以及请人帮忙的钱,你们兄弟俩一人一半,饭菜则由你娘来准备,不用你们出,可有意见?”
“没有,爹,我没有意见。”大孝子刘大福立马表态。
小陈氏撇撇嘴,自家男人真是一点都不为小家打算。
儿子眼看着就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女儿也要提前备着嫁妆,哪哪不需要钱?可男人都这么说了,自己还能说什么?看我回房不掐死这个呆子。
“爹,我有意见。”刘二福不怕死道。
此话一出,大家眼睛都看向他。尤其是年年小朋友,他没想到自家爹爹,敢对家里最严肃的爷爷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