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立秋与七夕(1 / 2)

七月初四,立秋。

李清和从地里摘回来两个西瓜,看着绿油油的,这是谢俞特地叮嘱他带回家的。

立秋啃秋瓜,立秋这日,平江府的人们得吃西瓜,以防秋燥。

井水冰过的西瓜滋味足且香甜,在院里阴凉处感受着凉风,再啃上一口西瓜,也有迎接秋日之意。

谢俞家里新买了把悬秤,旧宅里原本是有一把的,铺子开业后拿去用作买卖时称东西了,再没放回家过。

新买的这把,是谢俞放在宅子里,用来给曜儿称重量的。

立秋这日称体重,是为了检验与立夏时相比,人胖了还是瘦了。

人常说“苦夏”,就是指立秋时称出来体重减少的人,是夏日里没有吃好睡好才会瘦弱,就得在立秋后多补补,曰为“贴秋膘”。

曜儿的确是瘦了,却不是吃不下饭瘦的,毕竟家里一顿吃两碗的是李清和,后头一顿吃一碗半的就是曜儿了,吃的最少的反倒是胃口小的谢俞。

小孩子整日在村里跟伙伴们疯玩,上山下河,即便是在家门口和些水堆泥巴,都能玩上一整日。

这样日日跑动,虽吃得多,动起来消耗的也快,倒是把曜儿脸上那些肉都跑动掉了,上秤自然就比立夏时瘦了不少了。

虽然知道曜儿变瘦的缘由,谢俞还是去赵屠夫那儿买了不少肉回来,有猪筒骨、五花肉,也有熬猪油的肥肉。

此时天气还是很热,这种易坏易变味的吃食谢俞还是得冰在井里,到要吃的时候才提上来。

立秋不光得“贴秋膘”,还得食秋桃,桃子是林金叶家院子里的,已长成了好几年的桃树,一到这时节,那桃子就散发着香甜的气息,家里的马总经受不住诱惑,时不时就溜达到林金叶家门口去,可怜巴巴地让谢大马给他们投喂桃子。

送给谢俞家的桃子足有四五个,都是软桃,个头也大,谢俞拿了两个出来,其他的藏在屋子里吊在阴凉处,屋子住久了,不知何时开始吸引了老鼠进来,东西不吊起来,总会被那老鼠翻找到然后贪婪的啃食。

好在村里也有家里有狸奴的,生了一窝小崽儿,曜儿前几日在杂货铺里挑挑拣拣了些小鱼干,特地提着篮子去聘了一只,就等小猫崽儿断了奶,就抱回家来养着,大了让它去抓老鼠。

桃子并不脏,洗了干净,谢俞把桃子切开,分装在盘里,桃核却洗干净放进了绣好字的布囊里。

立秋的秋桃吃完,桃核是要留藏起来的,要一直存到除夕,再取出来,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盆或是灶膛里烧为灰烬,这样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这日的风最凉爽,吃起饭来也有胃口,谢俞特地把那五花肉切成块,做了红烧肉,又做了个丝瓜鸡蛋汤,一盘拍黄瓜,吃到最后,三人都抚着肚子瘫倒在靠椅里,吃撑了,撑得有些困倦,连碗都没洗,就着难得的凉风,一家人美美的睡了个午觉。

但也只有这一日的风凉爽了,如今还是三伏天,过了立秋,天气照常炎热起来,一直到七月初七,七夕节时,才好似走到了三伏天的尾声。

七夕节这日,下了场小雨,下雨前的闷热闷的人发燥,即便什么都不做,身上也是流不完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