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真正的氏族(1 / 2)

“那改天你看着给挑选一些送去,也让皇宫沾沾这祥瑞。”

“这是自然,诸位婶娘稍后,我先把鱼放下去。”

“我们也一起帮忙吧,这鱼儿看着可真漂亮。”

见诸位婶娘都有些跃跃欲试,他也不拒绝。

这种心情他能体会,摸鱼捉虾,逗鸡遛狗,容易上瘾呐。

过温过水消毒,一套流程下来,一条条鱼儿被这些兴致勃勃的婶娘们,亲手捧着放入池塘。

加上瑶姬带过来的侍女,他愣是没有下手的地方。

索性帮忙提桶了,谁让这里只有他一个男子。

看着鱼群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形成一幅壮观的景象,皇后殿下不禁发出一声赞叹:“这鱼群游起来,竟如此壮观!”

韦贵妃也附和道:“正可谓:闲坐池边观锦鲤,静品香茗赏春光。以后我们可要多来这边坐坐了。”

另一位婶娘点头微笑:“韦贵妃说的是,闲观鱼影穿梭处,静享时光岁月柔。这可是难得的享受!”

“那等会我们便在此摆上茶点、观锦鲤戏水,品香茗意趣。”

“皇后殿下所言甚是,夜儿也别走了,一起在此处喝茶,婶娘早闻夜儿才华出众,今日可要不吝赐教。”

韦贵妃目光灼灼,她见识了王府的一切,方知自己以前的日子竟如此平淡,此刻对这小侄子可是充满了好奇。

对几位婶娘打趣的话他可不会当真,闲得蛋疼陪一群老娘们吟诗作对。

“诸位婶娘皆是门阀高第出身,论才学,侄儿就不献丑了。”

这话他可不是恭维什么,就拿刚开口说话的韦婶娘,那才是大唐真正的门阀世家。

长安城有谚语流传:“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韦氏便是韦贵人的家族,韦关陇士族之首。而杜氏,除了熟知的杜如晦,贞观二年,尚书右仆射是杜淹,十月病死了。

如果说五姓七望是武则天时期靠着科举慢慢崛起,那韦氏就是从初唐开始,门荫加科举双头并进。

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比之博陵崔氏这个五姓七望的头牌,出过的宰相还要多。

韦婶娘可是以丧夫、二嫁的李二陛下,居四夫人之首位,可见其家族势力。

她是与一位堂妹(韦昭容),在武德四年以良家被招入的秦王府。

“夜儿还谦逊起来了。”韦贵妃眉眼含笑,轻启朱唇,带着几分打趣的意味道:“是不是不愿陪我们这些婶娘?”

他连忙拱手,言辞恳切地回应:“婶娘说笑了。侄儿可是句句肺腑之言。”

韦贵妃眼眸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狡黠:“我明白了,等改天我多邀请一些权贵妇人,让她们把自家尚未出阁的女子都带来,这夜儿总愿意一展才学了吧。”

此话一出,不少婶娘们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们大多出身世家大族,心思不自觉地便飘到了家族中的后辈身上。

家族的兴衰荣辱,若能借此机会与这颇为神秘的侄儿交好,对家族而言或许是一桩美事。

唯有长孙皇后神态自若,眉眼间透着从容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