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开镰仪式时,平化书记在现场见证了杂交水稻增产奇迹,他没顾得在樟木大队吃中饭就回了省城,回到省府后,平化书记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伟定接班人,向他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伟定接班人在江南省时,重点关注过杂交水稻项目,还给谷神提供支持,现在虽在首都工作,还是很关心杂交水稻实验结果。接到实验成功的消息后,他在电话里给平化书记指示,继续扩大实验面积,尽量取得最真实的数据。
现在江南省一把手暂缺,省内几位主要领导有竞争,平化书记能跟未来最高领导接上工作关系,在竞争中已抢得先机。
近期,平化书记系统了解樟木大队发展情况,从各渠道反馈到他这里的消息,经他汇总后发现,樟木大队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时机是从今年三月底或者四月初才开始,而发展的核心理论是刘正茂知青眷写的《樟木大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愿景计划》。
半年来,樟木大队严格按照《愿景计划》执行,就在农业、畜牧、副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樟木大队原来在粮山公社垫底的位置,一举带到了全县第一的位置。
而为樟木大队发展的设计者是年龄不满十八岁的知青。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实际情况,平化特意找省城市府杜副主任聊过。杜副主任把他所知道的内容,如实向平化书记做了汇报。
“既然这位小刘是樟木大队发展的总策划,为什么在换届时,不让他做大队支书,他做大队支书,在执行他的计划时会少很多阻力。”平化书记问。
“小刘因家庭原因,政治面貌还是群众身份,当时他自己坚持只做副大队长。他们大队的古大仲支书和郭明雄大队长都是转业军人,一位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一位参加过与毛熊的战斗,都是政治上过硬的同志。”
“正是这两位坚决执行刘知青写的《愿景计划》,樟木大队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杜主任帮樟木大队大队领导层进行了解释。
“这几位都是好干部好同志,时机成熟时都要给予重用,尤其是小刘同志,一定要让他早日靠拢组织,组织也需要他这种有理论懂实干的同志。”这几人在平化书记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刘正茂并不知道高层的想法,他正在陈刚的办公室内。陈刚:“刘知青,上次你跟我讲的事,我已经跟同学讲过,他手里还有件设计工作需要扫尾,预计在这个周日,由我带他到大队去找你。”
“陈总,大队新农村建设项目已经进入到准备阶段,急需专业设计师进场做总体规划设计,时间很紧,你一定要帮这个帮忙。”刘正茂心里真的急,这样大的项目就要开工了,没有做总体规划,脱离设计盲目施工,将会给项目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周末,我一定带他去你那里。”陈刚保证道。
时间紧任务重,落实了设计师的事,刘正茂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地点,见到肉联厂江厂长时已经是中午,不用讲客气,和江学城厂长在职工食堂吃了中午,利用吃饭的时间,两人谈了粮山公社养殖计划的事。
前面,市府周长青秘书已经打过电话,有市府这把尚皇宝剑在手,江学成就不用和厂里其他领导商议,自己做主决定由肉联厂出资,配合粮山公社罗迈副主任提出的养殖计划。具体的执行条件,完全按照刘正茂设计的思路来。
肉联厂的事情谈妥后,刘正茂骑着自行车快速赶往农校,今天沈校长有课,只能在办公室等她。一个小时后,当沈安如校长拿着讲义回到办公室时,见到刘正茂就笑着问:“小刘,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
“沈校长,您说过会有老师来樟木大队谈大棚养殖的项目,怎么我在大队等了几天,没一点音讯?”因为事情太多,刘正茂就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没有讲太多了礼仪。
“刘主任没跟你联系?”沈安如皱眉道。
“没,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初了,再晚点,今年就没必要进行大棚实验了。”刘正茂心里不爽,也没给那个刘主任留面子。
“这事是农校不对,小刘,我答应了的事,一定会办好,两天内,会有人跟你联系。”沈安如掩饰心里的不快,用笃定的语气对刘正茂讲。
这个种子系的刘主任,仗着家里有些关系,平时不太服管,这次沈安如安排他去跟樟木大队对接,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实验,刘主任口头答应,但根本没当回事,过后就忘到脑后去了。
刘正茂知道沈校长的为人,她答应的事都能做到,这次可能因其他原因有点耽误,只要赶在季节里,今年大棚蔬菜能取得经验,让何志成他们有了感官上的体念,到明年冬天时,大队自己就能大规模推广,不需要再看别人脸色。
赶在下班前,刘正茂在办公室堵到了即将下班江麓厂的毛奇处长。见到刘正茂,毛奇用手一拍刘正茂肩膀,说:“小刘,你来得正是时候,我真要找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肩膀上受毛奇一拍,有点吃力不住,这毛奇手劲真大。刘正茂喘了口气,问:“毛处长,你找我是什么好事?”
“呵呵,这不是快年底了吗?我想找你要点指标用。”毛奇有点不好意思的讲。
“是放在我姐的小卖部公开卖,还是?”刘正茂问。
江麓厂有二万多人,开始时,毛奇找刘正茂要自行车指标,每次都是投放几百辆。后来经刘正茂提示,如果太快满足了职工需求,毛奇这个后勤处长就会贬值,毛奇听取意见,从六月起,每月投放到小卖部的自行车指标逐月减少,人为制造紧俏的局面。
“是厂外的关系需要打理,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都会要点。”毛奇现在也学会用指标搞关系的套路。
刘正茂在江麓厂的靠山是张鹏武副主任,张的职位太高,刘正茂不可能次次去找张办琐碎事,所以刘正茂接触最多的还是毛奇,半年多以来,毛奇给刘正茂的帮助很大,能帮到毛奇的事,刘正茂当然全力提供支持,他对毛奇说:“毛处长,我在货车南站租了仓库,只要仓库里有货,你写个条子过去,仓库就会发货,我会跟仓库管理员讲清,她只认你的签字或者私章。”
“小刘,你真够义气,老毛记住这份情了。”刘正茂都没给姐姐刘阳云这种直接写条从仓库发货的权利,毛奇确是独一份。
接下来,刘正茂把仓库的电话号码告诉毛奇,毛奇记在随身本子上,具体操作手续,刘正茂让毛奇去仓库和赵明慧商量清楚。
“小刘,你找我肯定有事?”讲完自己关心的事,毛奇才想起刘正茂过来一定是有事找自己的。
“毛处长,快年底了,到大队养殖场肉猪要出栏时,到年底时预计出栏1200头左右,先满足你们江麓厂需求,但是你要给我个数,能要多少头猪,满足你们的需求后,我在依次通知空十九厂、省城钢厂、轴承厂、船舶厂等单位。”刘正茂讲。
“小刘,我们厂只要白条猪,你们帮忙宰杀,下水和猪头你们都留下,我们厂用零售价买肉,可以吗?”毛奇不想买几百头活猪回来,自己宰杀时,热闹是热闹,最后受累的人全部后勤处这帮子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毛奇不干。
“毛处长,你的意思,由我们大队宰杀好,送白条猪给你们厂,你们厂用零售价加票证购买?”刘正茂故意带上票证发问。
“没有票证,如果有这样多的肉票,我们就不麻烦你刘副队长了,直接去找肉联买肉。”毛奇马上纠正刘正茂的话。江麓准备在年底给每位职工发几斤肉做福利,二万多人的单位,根本搞不到几万斤肉票。就算有肉票,肉联厂也不敢一次把几万斤肉拨给一个单位,他们还要满足市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