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些人才了解到乡试有多难,原先觉得凌羽能中榜,现在也不确定了。
后来这些天陆续有人上凌家的门,找凌父他们说话。问乡试真有真那么难考?是真的吗?问凌羽他把握多大?
凌母现在开心得无处发泄,遇到人来问话她叭叭叭一大堆,给他们讲乡试有多么多么难,讲得绘声绘色,好像她有亲自参加过。
不过她倒是识大局,没有将伍夫子说的那些话说出来,说了别人也不信。
成绩还没出来呢,就大嚷嚷跟别人说自家儿子中榜了,肯定会引人笑话,当然,要是出了什么事他们家也得负责任。
不过村里人看他这么高兴,肯定是凌三郎有把握了,问:“三郎考的很好吧?”
凌母眼一瞪:“你问我,我咋知道,我又不识字,他考的怎么样我能清楚?”
“不清楚你这么高兴做啥子?”
凌母笑眯眯道:“如今我儿夫郎有孕了,我儿子有后代了,我不高兴我还得哭啊?”
“你只高兴你儿夫郎有孕,那你们就不担心三郎的成绩怎么样?”
“考也考完了,担心也没用,试卷已经在考官手上了,录不录取是他们的事,我们又不能决定,还不如放宽心,等待结果。再说我儿也还年轻,这次不行三年后再考嘛。”
别人都夸她心态好,凌母笑笑,要是她心态不好,在还没分家的时候早就支撑不住,现在她家计不愁,儿子媳妇孝顺,孙子孙女伶俐的,能烦到哪里去?
就算没有伍夫子那些话她也不愁,就像她刚刚说的,三郎还年轻,下一次再考。
日子热热闹闹的到了九月下旬,算来几人从府城回来也有二十来天了,这时候,一直表现得轻松悠闲的凌家才有点紧张。听凌羽说过之后她就知道,九月末十月初是各地官差给新晋举人老爷报喜的时候,要是能中,会有人敲着铜锣鼓上家门来。
外头敲锣打鼓声近了,越来越近了。
有人先一步跑到凌家大院坝门口喊:“中了!凌三郎中了!府县里头来人了,官差来报喜了!”
“凌三郎,不对,现在是举人老爷了。”
“中了!凌三郎中了!中举了!以后就不是秀才公,他是举人老爷了!”
两位官差吹吹打打了一路到了凌家家大院子门口,众人就见那官差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俩人脸上挂着笑来道喜。
“北青村凌家凌羽,凌老爷,这是您的举人名册。”喜差递了信单。另一位在一旁说吉祥话。
两人是从府城来的,凌羽先打开名单,阳昌省第三名,名次还不错,核对户籍地址无误后才说招呼两位官爷:“两位辛苦了,在家中喝杯茶歇一会。”
凌父赶紧将红包塞给官爷道,远道而来辛苦了,拿点零钱去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