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面露犹豫之色:“这……”
而一些朝中大臣也因自身的利益,对方案的实施加以阻拦。
“萧将军,这教育方案与传统相背离,恐怕不妥啊。”一位大臣阴阳怪气地对萧凌说道。
萧凌正色道:“此方案乃是为了皇子们的全面发展,为了国家的未来,有何不妥?”
大臣冷哼一声:“哼,萧将军莫要一意孤行。”
与此同时,负责教授皇子的一些老师们也对新方案颇有微词。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新的要求和方法感到不适应。
“这每日的实践活动太过繁琐,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一位老师抱怨道。
苏锦绣耐心解释道:“实践方能出真知,这对皇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但老师们并不买账,在教学中消极应对。
更有甚者,一些皇子们也对新方案产生了抵触情绪。
“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真是无趣。”大皇子嘟囔着。
苏锦绣和萧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克服这些阻碍,他们决定分头行动。
萧凌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向皇帝和大臣们阐述新方案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
“诸位,如今国家面临诸多挑战,皇子们若不接受全面的教育,日后如何担当治国大任?”萧凌的话语掷地有声。
苏锦绣则深入后宫,与嫔妃们交流沟通,试图消除她们的顾虑。
“娘娘们,皇子们的成长关乎国家的兴衰,我们应当以大局为重。”
对于那些不配合的老师们,苏锦绣和萧凌一方面加强监督,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而对于皇子们的抵触,他们则采取耐心引导和激励的方式。
“大皇子,您若能在新的学习中取得进步,陛下定会对您刮目相看。”
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各方势力的阻碍依然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由于老师们的消极教学,皇子们在一次考核中表现不佳,这让皇帝对新方案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你们推行的新方案?看来效果并不理想。”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不满。
苏锦绣和萧凌连忙跪地请罪:“陛下息怒,这只是暂时的挫折,我们定会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