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重严肃的谈判桌上,苏锦绣和萧凌并肩而坐,面对来自周边各国使节的种种诉求和质疑,他们镇定自若,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
邻国使节目光犀利,言辞激烈地提出:“我国希望能在此次贸易协定中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降低贵国对我国商品的进口关税。”
苏锦绣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坚定地回应:“使节大人,贸易从来都是互利共赢的。降低关税并非不可,但贵国也需相应地开放更多市场,允许我国商品平等进入。”
萧凌紧接着补充道:“而且,贸易的平衡和公平至关重要。若单方面降低关税,对我国产业造成冲击,这绝非双方所愿见到的局面。”
另一位使节拍案而起,大声说道:“那贵国在边界划分上的立场如此强硬,难道就不顾及两国多年的友好邦交?”
苏锦绣不慌不忙地说道:“边界的划分乃是基于历史和地理的事实,有明确的依据和协定。我们尊重历史,也希望贵国能以同样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
萧凌目光炯炯,扫视着对面的使节们:“我们寻求的是和平稳定的边界,而非无休止的争议。若贵国能以和平友好为出发点,共同协商,定能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谈判桌上的气氛时而紧张激烈,时而陷入僵局。但苏锦绣和萧凌始终相互配合,应对自如。
在谈到文化交流时,使节们提出要大量引进我国的典籍和艺术作品,却不愿对等分享他们的文化瑰宝。
苏锦绣巧妙地回应:“文化的交流应是双向的,只有相互学习、相互欣赏,才能真正促进两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萧凌接着说道:“若只是单方面的输出,难以实现真正的文化交融,也不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面对使节们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苏锦绣凭借着对各国国情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总能给出恰当合理的回应。
萧凌则以他的果敢和决断,在关键时刻坚守底线,毫不退缩。
有时,谈判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双方都在揣摩对方的心思。
苏锦绣会适时打破沉默,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重新引导谈判的方向。
萧凌则会以有力的言辞,强调我方的立场和原则,让使节们不敢轻视。
经过数轮艰苦的谈判,苏锦绣和萧凌的出色表现逐渐赢得了使节们的尊重。
然而,就在谈判接近尾声时,又出现了新的波折。
“我方突然接到国内指令,之前达成的某些共识需要重新考虑。”一位使节说道。
经过数日艰苦卓绝的谈判,宫廷内的气氛紧张而凝重。苏锦绣和萧凌与他国使节们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分毫不让,终于迎来了曙光。
在最后一轮谈判中,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和妥协。苏锦绣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解决了一直以来在贸易关税上的分歧。
“我们可以适当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但贵国也需保证一定数量的优质商品供应,并且在价格上给予优惠。”苏锦绣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使节们交头接耳,一番商议后,终于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