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识得未忘(一)(1 / 2)

雕炽 谷生爱愉 3277 字 1个月前

“义父,师兄快回来了吗?”

山洞里咚咚的泉水声与男子的声音融在了一起。

语句中的急切与不安蔓延向各处。

洞中还有另外一位盘坐着的年长男子,并未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专心闭目念咒。

继续等。

义父说过要等着。

等一千朵泡桐花落进洞中山泉,转转悠悠地漂下山,到山脚停下后。

他的师兄才会归来。

花朵和残落的树叶依旧不停歇地飘落,落往山下的池水中,四下静的可怕。

“以慕,真的考虑好了吗?”

忽然间,义父唤他名,与之最后确认。

会以慕深情地望向泡桐树干,苦笑道:“义父,年过十一载,如若心中有变,自然中途而弃。而且,区区这五日,也该是我还他的。”

年长的男子点了点头,燃起了地上早已布好的符文。

火光四溅,大泡桐树前点点光火中,映着会以慕那发亮的眼眸。

十一年,春夏秋冬,风花雪月。

火光中,隐隐瞧见一位青衣少年腰间闪着银光的玉石。

紧接着是熟悉的藏青色衣角。

“成了,成了。”

年长的男子语毕,随即消失在洞中。

义父早与他说过事成之后,他会自行离开。

会以慕对着空位行了礼,送别义父。

一送完毕,他便着急地转头看师兄。

泡桐处,那副躯体忽现忽隐,随之,缓缓站起,穿过树干,于火星中踏步走出。

会以慕却意外地避开了,避进了侧边的小洞里。

他不想邀功,也不想招摇。

将师兄复生,会以慕只愿能静静地瞧着他。

“不知,他念中可还有你,有与你的特别情谊。”

义父带他来山洞前就告知过他。

也是,十一年前,他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少年。

如今他已然二十多了,这么久了。

站在师兄面前该如何启齿,会以慕其实没想好。

十余年未见。

还能笑着唤他,师兄吗?

会以慕心中还没有答案。

那泡桐树的千年树灵,助师兄更好的复生。

走出来的人容光焕发,凤眼又加了几丝温柔。

他白皙的脸颊配上似笑非笑的嘴角。

会以慕看他都看痴了。

瞧着他步步踏出山洞,脚下踩着几朵色泽如白雪的泡桐花,宛若仙人。

走过步步,少年向老成。

会以慕模模糊糊所见,见他身段长高,影子拉长,披发中间扎在一起的两排小辫依旧是曾经的梳法。

清脆的敲击与脚步声一并,乃是左耳处银色的大小耳饰随风碰撞。

想再凑近看细些,会以慕却惊觉胸口微凉,微微皱眉。

果然魂灵残损,他心道。

藏青色衣衫的复生之人,没有停步,亦然未发现洞中,早已有一人看他许久。

一直走到洞口,看到顶上写着几个大字:“郁桐洞”。

师兄转过身来,瞥见旁边草丛里扎着的束束已点过的废香,眼中满溢着疑惑。

“莫涵煦...你....终于回来了....”一句哽咽的话语传入了耳中。

复生之人,顿住了脚。

回头,无人。恍若幻世。

待得十一年,见君却不认。

会以慕说罢,无力地捂着发凉的胸口,一寸一寸贴着墙壁滑倒在地上。

山洞的岩石硌着他的蝴蝶骨,越觉得心疼。

分明朝思暮想,可重见的那一瞬,当年的自责全全涌上心头。

即便他将部分生魂赠予他,莫涵煦也不必一定感激他。

别傻了。

会以慕劝自己。

凉意钻入了骨头,把会以慕疲惫的身躯包裹。

他睁着眼见花落,复生作法的五日宛如五年。

欢喜和忧伤的情丝,侵入他胡思乱想的脑袋,那打架不止的眼皮终于忍不住闭上了。

梦里,他回到了自己九岁的那年。

那年一天夜里,空中传来阵阵雕群哀鸣,盘旋于会国都城勍城。

雕非群居动物,相传只有在危险,或是遇事后才会鸣叫。

连续鸣叫非同小可,不到三日,多城的官员均向会王上奏。

众多鸟雀袭击雕祠,各地塌毁的雕祠不下百座。

会国百姓向来敬雕,以雕为神旨。

雕祠损毁,乃是神明被侵之意。

寓意有重大灾祸。

这些日子,会以慕在后庭终日不见父王来找母后。

母后也是日夜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忽而有一日,哀鸣停下了。

安静到大家都有些不适应。

那天,烈日似火。

太阳光灼烧着所照耀之处,不论是稻田里的稻子,还是宫中的殿庭,皆是炽热。

离正午还差一个时辰。

福脂山上两位被世人称为“仙人女修”的蒙面女子运着轻功,落在了会国大殿的殿庭内。

仙修乃是雕王亲自挑选亲卫,是雕王身旁最为亲近的人,跟随雕王一生,且信任之人。

仙修下山,定是有要事要报。

只见,女修身着白色丧服,头盖素色麻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人手捧红白灵囊,眉目悲怆。

会大王会沅祥放下政事,从内殿快步赶来。

“有幸见过两位仙修。”

瞧见女修们眼神空洞,会沅祥除了行礼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仙修先道:“姐妹两位,有事要劳烦大王。”

“仙修下山,自然是有重要的事相说。在下在所不辞。”

会大王赶忙接话。

两方都谦逊着,互相鞠躬行礼。

在场的大臣和侍卫都清楚。

要事一来是喜报,二来便是噩耗了。

“前日辰时,现世雕王二十八代逝世。还请各位节哀。”

仙修中眼角带痣的姐姐璇雅,开启了手中血红色的灵囊。

接着妹妹璇懿,打开另一个白色灵囊。

两股混合色彩的细烟,被清风吹散。

没人敢发声。

璇雅扎起灵囊的口子,递给了会大王。

会王会沅祥接过血红色灵囊,面色凝重,看了一会过后,他轻声问道:“这灵囊,是.....”

璇雅见他露出为难的神色,缓缓回答道:“奉上天之命,望大王能帮上忙找到雕王后嗣。”

“可惜的是,我们并不知新代雕王身在何处。”

“仙修,你们都找不得,我们这些凡人如何找得啊?况且只凭一个灵囊,这实在是困难。”一位嘴快的大臣问出了后头多人的心声。

从第一代雕王平息天地大乱开始,雕王一代又一代皆是子嗣相传。

之前,仙修下山也只是带雕王的讯息。

可现在命人去寻新雕王此为何意。

“诸位有所不知,此非我们为难各位。十五年前的四国灾荒,二十八代雕王为了苍生与上神约定下凡化人,用灵渡灵,护得四方平安。”

“就是因为如此,雕王的子嗣才以人形留在人间。昨日灵囊躁动,灵囊绳指向南方,我们只是照着指示托付于诸位。”

“灵囊护灵,望会王能顺利找到,得天下平安。”妹妹璇懿开口解释道。

两人又行了三次大礼。

“小女感激不尽。”

会沅祥心中甚是不解,他握着这个灵囊,手举无措。

他问:“仙修,凡人之力毕竟甚微。可否仙修们亦是参与,有所助力?”

璇雅拨了拨鼻前的面纱,微微摇头,又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