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时期没有和平,战斗就这么来了。
李长明立刻走出团部指挥部,和排长张勇朝着坦克方向走去。
排长张勇拿起哨子,果断哔哔哔地吹响。
阵阵尖锐的哨声响彻,一位位坦克兵纷纷涌动。
战士们顾不上回味菜盒子的美味,也顾不上收拾在地上的菜篮子,一个个身影绷着脸急速集合。
“集合!”
泱泱百人唰唰唰地脚步整齐。
排长张勇朝着李长明点点头后,便大声说道:
“有任务!”
“1号车组全员登车!”
“3号车组待命,作为预备队!”
“2号车组,全员准备!”
“三分钟后出发!”
大声呼喊,所有坦克兵们严肃回道:
“是!”
坦克队要投入战斗了。
和那些大片里几百辆坦克集群冲锋的情况不同。
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里,志愿军的坦克以配合步兵进行战斗为主。
这种战斗规模,是全军配置坦克进行步兵冲锋战斗,以及迂回之撤后断敌退路,以堵击敌步兵、坦克为主。
看着这段话很复杂。
其实说白了,志愿军并没有丰富的步坦协同战斗经验。
而这一次反击战,就是用来锻炼坦克部队的。
有了最初的理论上的教导,和每天在坦克爬上爬下,年轻的志愿军坦克兵们已然有板有眼。
只见一位位坦克兵麻利准备,整齐在坦克前队列等候。
李长明也匆匆收拾了一些东西,带上满是坑的狗帽,大步朝着2号车走去。
就在这时。
一旁观望的雨三湾朝着李长明走来。
她利落掏向腰侧,取出了随身的M1911手枪。
手枪一转,转手递了过去。
“你比我更需要它。”
李长明也没客气,接过被擦拭得油光瓦亮的手枪掂了掂重量。
他笑着对雨三湾回道:
“回来还你。”
雨三湾点点头,便站在一侧看向那肃静肃杀的庞然大物。
排长张勇抬手看了看手表。
他朝着李长明点点头,继而果断对着战士们喝道:
“一号车组,登车!”
只见站在坦克前的四位战士麻利朝着IS2重坦爬去。
IS重坦内部环境复杂,没有专门的驾驶舱,所以进入坦克的程序几分复杂。
先入谁,后入谁,错了一步都是麻烦。
但是都是老兵了,战士们动作快速,一气呵成。
排长张勇步履其后,果断登车。
李长明看向二号车,亦是快声言语:“二号车组,登车!”
四位坦克兵亦是转身而去,疾步登车。
二号车情况特殊。
除了驾驶员是老手,其他人都是生兵。
至少在坦克兵的范畴里,他们是生兵蛋子。
但是志愿军的纪律和精神,让每一位新手的眼里都闪烁着熠熠光彩。
虽然都是第一次,但可都无人畏怯。
华夏精神,就是这样老兵带新兵,带出一个个传说来。
“出发!”
两辆坦克轰轰地炸起阵阵咆哮,开始咔咔咔地朝前行驶而去。
而坦克轰隆隆的身后,留下来的三号车车长瞪眼看向空地上严肃的队伍:
“全体都有!”
“以班为单位,训练观瞄与射击!”
教导队没了李长明这个教官,但是又迎来了新的教官。
坦克兵战士们再度投入训练的时候。
雨三湾侧头望去,直愣愣地看着那扎满树枝树叶的钢铁怪物远去。
她担心李长明带新兵会出什么意外。
担心其实是正常的。
毕竟志愿军坦克兵兵种整体就是这么稚嫩。
但是担心又是那么没用。
想到其中。
雨三湾还是决定做点实事。
比如去认真写一份报告。
提议让后方军工厂仔细研究米军的坦克,以增强华夏坦克工业的整体实力。
而轰隆隆的喧嚣中。
这片大地上的志愿军战士们各有各的忙碌。
而两辆坦克将悠悠行驶过山路,奔向最前线。
画面一转,离开营地,来到山路之中。
马达隆隆响的时候,那山路因为坦克的行驶而带起阵阵沙雾。
二号车的舱门口。
李长明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
坦克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起起伏伏,李长明的身体亦是随波浪一般摇摇晃晃。
他的身侧,装填手探出脑袋,好奇地看着四周环境。
滚滚沙雾满天飞舞,迎面而去,就是一口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