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语悠悠。
且来到志愿军总指挥部。
夜色之中,志愿军总指挥部灯火长明。
几位干事、参谋、副司令正在偌大的沙盘旁讨论战斗细节。
“能不能守?”
“这个问题去年也解决了。”
“办法是钻洞子。”
“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地道。”
“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
“等敌人进入阵地,我就反攻。”
“这样能够保证,阵地依然在我们的手里!”
“嗯...”
“现在三个军的换防计划,从9月初已经开始实施。”
“第12军,第39军,第68军从正面第一线撤出。”
“轮番换防。”
“撤出前的战术反击也布置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参谋长脚步匆匆而来,突然插嘴说道:
“代司令员!”
“总司刚刚转发情报部二局截获的情报。”
“ 米国远东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偕米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和第一、第九、第十军军长等人,到了金化地区,视察米军第七师防区。”
“范弗利特和南朝李成晚到南朝第九、第二师视察!”
“并在米军第七师的师部召开了高级军官会议。”
“最后,范弗利特等人到西线汶山地区,视察米陆战一师防务。”
参谋长的话语落下,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桌面的沙盘和地图。
“这范福利特又想搞什么大动作啊?”
“敌人是想干什么呢?”
“登陆作战?”
“还是要组织新的攻势?”
“轮战部队?”
“目前这个目的尚不明确啊?”
司令员和参谋长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想不出这范弗利特到底卖什么药丸子。
“板门店的谈判已经中止,根据米军最近频繁调动的情况分析...”
“我们有理由认为,米军在酝酿一次很大的进攻啊!”
“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从敌人的动向来分析,米军很有可能想从正面突袭我15军,还有65军的阵地啊?”
“我同意大家的分析。”
“但是我们也不能再等着他们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我们只有真正把他打疼了,他才会老老实实地回到谈判桌上来!”
“对!”
“我们现在的条件和五次战役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发动战役节奏的可能!”
“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控战争节奏!”
“第一阶段的战术反击结果呢?”
“我们对20多个目标展开了全线战术反击,目前已巩固占领六处阵地,其余主力撤离。”
“共歼敌8300余人,其中米军有2000余人。”
“这次突击,38军采用了一种新战术。”
“就是将攻击部队提前一晚,悄悄埋伏在敌人阵地前几十米。”
“第二天晚上突然发动进攻。”
“每仗都能打赢!”
“这个办法好啊!”
“可以在全军推广!”
“这个战术的要点是高度的纪律性,各部队要酌情学习。”
“提前一个昼夜,埋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啊。”
“对于我们战士在意志力上,是极大的考验的!”
这三十八军所使用的战术,正是预潜反击战术。
当时,预潜反击算是志愿军的一个重大决策。
但是其困难和风险都非常大。
比如有这么一处高地,391高地。
391高地下,有3000米的开阔地带。
为了缩短冲击的时间,保证战斗任务的突然性。
战士们必须在敌人的眼鼻子底下靠近他们。
不露痕迹的到达指定地点后,还要潜伏在敌人身边20多个小时。
当时的15军就下达了这么一个命令:
“哪怕有人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
有一位战士。
为了保证潜伏成功,任凭火焰在身上燃烧,却一声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