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志愿军的秋季战术反击战,并没有完全结束。
但是新的战役却是悄然到来。
画面回到轰隆隆的战地。
350高地坦克战结束,装甲序列重新返回团部。
40军先遣团部,营地。
炊烟袅袅中,轰隆隆行驶的坦克悠悠在空处停下。
三十多吨重的大家伙微微摇曳,散去一身尘埃。
车长李长明麻利跳下舱门,四周围来的战士们哗啦啦地鼓掌叫好:
“打得好!”
“教官,打得真是太好了!”
坦克营地里的志愿军战士们得知350高地大获全胜,全歼敌人。
尤其李长明单车摧毁了敌人四辆坦克,一辆装甲车,还有数个机枪巢、地堡...
这些战绩功勋,无不让人敬佩钦佩。
可是掌声哗啦啦中,李长明却没有一点喜悦。
他摘下狗帽,递给迎面而来的新教官说道:
“2号车通讯设备有问题,一直没修好。”
“必须马上找人修一修。”
作为新教官的3号车车长欢喜敬佩,当即点头应下:
“哎!”
“辛苦了!”
他似乎还有很多话想与李长明说。
或许是想讨论总结这一次坦克之战的战斗经验。
但是李长明伸手拍了拍车长的手臂,无视喧嚣庆贺,大步朝着指挥部方向走去。
IS2坦克舱口。
排长张勇探出头来,看到李长明急急远去,不由得高声呼喊:
“哎,长明同志,你哪里去啊?”
李长明微微停住脚步,回头望向排长张勇平静:
“去做我该做的事。”
他利落抬手敬礼,顺着视线望向所有眼眸里闪耀星星的坦克兵战友们。
用力落礼,无声告别。
李长明倏然转身离去。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李长明知道...
新的战役,已经打响!
他没有太多情绪流连,直奔团部指挥部。
滴滴答答电台声响彻的团部指挥部里,团长正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这时,李长明迈步而来。
“报告!”
李长明朝着团长敬礼示意。
团长侧头望去,看到李长明到来,便扬起了喜悦笑容。
“回来了?”
团长赶忙拿起水壶,往搪瓷杯里倒上一杯热水:
“来,先喝口水。”
“辛苦了吧?”
“干得漂亮啊,这一次咱们的反击战打得真是畅快!”
“你的表现,还有咱们坦克的勇猛作战,我都要记上一功!”
“大功!”
看得出来,团长很高兴也很喜悦。
反击战打了个全歼灭,着实令人痛快。
李长明对于功劳什么的,却是完全不在乎。
有一位伟大的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端着搪瓷杯的李长明当即对团长表示:
“团长,我想去五圣山参加冷枪运动。”
“最好马上出发!”
面带喜悦的团长顿时一愣,皱眉直愣愣地盯着李长明。
而李长明顾不上喝水,抬手指向地图上五圣山位置,言语干脆地说道:
“敌人正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进攻方向,一定是五圣山!”
“团长,放我上去打冷枪吧!”
52年4月至8月,华夏狙击歼敌已达一万三千六百多。
五圣山上,第45师135团1连一位新兵无意中打响了狙击的第一枪。
于此,五圣山就多了一个让米军心惊胆战的‘狙击兵岭’。
轰轰烈烈的冷枪运动中,有这么一位炊事员。
他的任务原本是给前沿神枪手送饭。
后来,他三个月时间冷枪毙敌54人。
有一位志愿军迫击炮手整天扛着轻炮满山晃悠。
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创造了世界军史上从未有过的‘游动炮’。
他创下一天冷炮打死18名敌人的记录。
那年,他才十九岁。
可见此时,志愿军战士们对冷枪冷炮运动的热情。
同时。
各军都组织前沿射击班组,都是部队里的射击高手。
射击班组大约有12-14人。
到了战场上,班又分为四个小组。
三人为一狙击小组,形成交叉火力。
这一次,李长明决定带狙击小组,前往五圣山。
【注:请忽视40军李长明怎么能跑15军、12军的五圣山去了这个细节。作者有罪,一切只为剧情需要,还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