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也会分为大登和小登。”
“如果是小登,就是以战役为目的。”
“如果是大登,那就是战略层面的思考。”
副司令员拿着铅笔在地图一个位置上点了点:
“50年在仁川,他们是捡过便宜的。”
“无论是迈克阿瑟还是克拉克、范福利特这些人,都曾经要求增兵,对于侧后登陆极为感兴趣。”
“我们必须狠狠教训一下这些蹬鼻子上眼的人!”
“让他们死了这条心!”
【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范弗利特就解职退役了。】
而另外一位副司令也伸出手来,在地图上的位置点了点:
“如果是登陆的话,要看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
“假如敌人可以抽调2到3个师,那么就很有可能选择在通川,或者是海州进行登陆。”
“这两点,以通川最为可能。”
“因为这里人民军的防线比较突前。”
“去年秋天,敌人还在这里完成了演习。”
“假如他们可以抽调出4到5个师...”
“就很有可能选择东线的元山,和西线的镇南浦。”
“这两个位置相比较,元山最有可能!”
地图上关键数点一画,众人眉头紧锁,沉默思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一位参谋搓着双手仔细分析道:
“不管这大登小登...”
“都需要一定规模的空降部队配合。”
“这部分兵力...”
“如果从半岛战场抽调,最多只能有两个师。”
“如果从曰本和米国国内继续派遣,我想困难很大啊。”
“即使他们勉强可以凑足这部分兵力,最终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也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
又一位参谋继续参与讨论:
“米国的新总统是军人出身,他懂军事。”
“只要我们看穿了他的图谋,并做好充分准备,让他意识到毫无胜算,我相信他会冷静下来的。”
司令员听到这参谋这般话语,也是十分赞同:
“你说的太对了。”
“这就像下棋一样。”
“先把他后边要走的这个招数都给他破了。”
“他还下什么呀?”
“还能下吗?”
一旁的副司令点头接着话说道:
“普通的棋手可能会继续赌。”
“像米国的新总统,很可能会投子认输。”
司令员细细看着地图,最终做下部署:
“所以,我们要在整个海岸线加强构筑反登陆工事!”
“而且要主动宣传!”
“欢迎米军来侦察!”
“大大方方,把我们的布局全部展露给这新总统看看!”
话语虽然简单且霸气。
但是一位副司令终是面露难色:
“构筑整个东西海岸线的工事?”
“这工作量和物资的消耗量...”
“是惊人的啊?”
司令员知道纸上轻松,落地可不简单。
但是他已坚定心中所想:
“代价再大也要做!”
“宁愿白流汗,不要多流血!”
所以...
从52年末到53年春。
180万中朝人日夜施工,在半岛修筑了一条纵深20公里至30公里总长1100公里的防御线。
在东西海岸,米军可能的登陆点设置十公里两道防御带。
防御带之间的堑壕、交通壕长度达1300余公里。
除此之外...
志愿军后勤部一口气运来了2亿5000万斤粮食,够吃八个月。
还备好12万3000吨弹药。
可以说,志愿军为这场可能存在的反登陆战役所做的准备,超过半岛战争里的任何一次战役。
...
志愿军:“有本事放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