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看李向东画完的图,咂咂嘴,“地采暖能行吗?”
他们村家家都是烧炕取暖,现在炉子和暖气片都没出现呢!
“行呀!用采暖管在地上盘好,再灌上水泥,等冬天的时候,一烧炉子,地板上都是热乎乎的。”
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隔绝了热气向地下扩散。
不过采暖管和马桶需要去燕京市采购,他们惠川这个小县城可没有!
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买些保温板,把房子四周和房顶都做好保温。
他和李澜的宅基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冬天一刮西北风,非得把墙体冻透了不可,到时候地暖烧的再热也不管用!
所以,为了过上温暖的冬天,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好。
李晋又找了十几个本家兄弟,帮着给闺女儿子平整地基,灌水翻土晾晒,想着能去多少碱就去多少吧!
他没白用兄弟们,一人一天给五毛钱的工钱。
不过人家谁也不要,李清就说了,这是寒掺人呢!
李晋没有办法,既然不要钱,那就管饭吧!
天天大米白面,土豆炖肉管够吃。
村里人看他们去干活儿,也自发的扛着铁锹去帮忙。
人家还不在李晋家吃饭,早晨去干活儿,中午回家吃完饭又过去,比上班还准时呢!
李晋就多做饭和菜,有不来家里吃饭的,就装一碗菜,放上俩馒头,让李澜带着孩子们挨家挨户的送过去。
乡亲们一看这样,不想折腾李澜和孩子们,就干完活儿自动去李晋家吃饭了。
潘家庄一直有人盯着李家坡怎么处理块盐碱地呢!
哪知道,三盯两盯,等李昌带着人开挖地基了,他们这才确信人家是真的要在盐碱地上盖房子!
潘明忠摸着下巴一个劲儿的纳闷,难道他们买了盐碱地就是为了批宅基地,然后省下良田种地?
左想右想,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眼看小麦都齐刷刷的长出来了,过不了两三个月就要交公粮了。
潘明忠想了半天,还是要在麦收前把八百亩盐碱地脱手才好。
于是,在一个夜晚,李晋家刚要吃晚饭,潘明忠上门了。
李晋看李向东一眼,心想果然如儿子所料,潘明忠就在这两天登门了。
或许因为潘大春倒台有李家的原因,潘明忠对李晋天然的有几分亲热,而李晋对这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