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吃席(1 / 2)

80后的回忆录 闲云小散 2529 字 7个月前

米云早就想回忆小时候吃过的红白宴席。那时,生活水平低,只是解决温饱,能吃顿肉都必须是节假日或者杀猪的时候。有肉吃,是最高兴的事情。

米云最想回忆的是哪方面,就是抢席和抢菜,几十年过去了,变化不大,抢席在农村依然盛行,可能城市里不会有抢席,因为城里的流水席可以一次性上十几桌菜,农村宴席由于场地有限,一次性只能托三四桌菜,如果一餐有十几桌客人吃席,那就避免不了抢席的场景了,手快有,手慢无,抢不到椅子,就不能吃席,一桌席吃完最快也要二十分钟左右,碰到席上有喝酒吹牛的,一席就要半小时左右了。

农村的玩笑话,吃席如打仗,上一桌酒席没有吃完的,下一桌的客人就要走位盯着上一桌酒席的人,方便随时抢到椅子,客人屁股刚离开座位,就要飞快的夺下椅子的所有权,然后等着酒席打杂帮忙的人来收拾餐桌,开启下一轮酒席,至于抢桌上的菜就不多说了,自己脑补,上一盘菜,光盘一份菜,那个年代没办法,吃不到油水,都等着一顿酒席开胃,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抢菜的概率小了很多,都会斯文点,基本上桌上的菜都还能有剩余,不像米云小时候,抢菜和打仗一样,抢慢了,就吃不到好吃的菜,厉害的一人就能干完一盘菜,其他人也就能看下,选择其他菜品。

在七八十年代,那时候的婚宴是怎样的呢?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饭店。村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基本上我们农村都是在本村办酒席的,我想是很多老辈人的回忆,经历过那年代的婚礼的人如今都已经能抱孙子了。满满儿时的味道时光飞逝。人都老了。忘不乡音乡情乡村宴席的美味肴。

那个年代的物资缺乏,吃顿酒席那是多么大的幸福啊,所以要在家里办酒席,到办酒席的时候杀猪宰羊杀鸡来为宴席准备食材。

那个年代也成就了实在的人品和菜品,不像现在,七八十年代,农村的婚宴,那真是全院老少齐上阵,邻居腾房、女人负责招待来客、男人帮厨迎来送往,普通自家人的喜事一般,至于宴席,我们这儿都是请的大厨来做,需要什么食材,提前置办好,然后都是在外面院子里支上两口大锅,女人整理食材,上了年龄的男人要么迎来送往,年轻的小辈负责当店小二。

以前在农村办酒楼,请人都不用花钱。都是左邻右舍相互帮忙。给帮忙的人一点剩菜和毛巾一条就够了,不像现在什么都讲钱。感觉以前满满都是人情味。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酒席就是三个热菜两个凉菜,七八十年代,就变成了八个热菜五个凉菜了,八十年代前,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里的结婚宴席,参加宴席的人还真没有拿红塑料袋去打包的,参加宴席的人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也不可能留下打包的食材,在饭店都是基本上光盘,家里摆的宴席也不会把剩下的食材浪费掉,剩下的自己吃,也会给左邻右舍。小时候的宴席那是真香啊!现在大酒店都做不出来那种味道!

回忆七八十年代婚庆吃席随份子2元可以去男方家吃酒席,就是一顿。小时候的回忆,现在我们老家倒是也还有大棚底下搭建桌子,大锅菜各式的菜系,满满的回忆。

做菜吃的是本地厨师,一般都做得七凉八热四菜一汤七凉两凉三荤三素;中间是偏蛋;八热是四品四盘鸡鱼代把烧品;饭席就是四菜一汤。可好吃的打包很少。回家孝敬老人或是小孩的人会打包一些。

回忆起来那个年代,人很朴实,思想不复杂,一个红袋装剩菜,把喜带回家。

那时候农村办的婚礼,是真的热闹,叫上亲戚朋友,街坊四邻,简单淳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吃饭。而且那时候的结婚彩礼也不多,女方相中男方人品就行。

那时候人们结婚,都不是自由恋爱,而是通过媒人介绍,媒妁之言,父母包办还是常事!那个年代结婚彩礼有一辆自行车都是老奢侈,那时候一辆自行车比现在宝马奔驰。那时候城里流行结婚四大件,“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婚丧嫁娶等诸多吃酒场中最美丽的盛宴,也是最传统的宴席,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乡亲们用丰盛的菜品招待远亲近邻,和过来捧场的客人,是最有脸面的事情。八人一桌,少则几十桌,多则几百桌。

民间酒事,往往是全村总动员,主人家都会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帮忙。在一个稍微宽敞的地方设一个简易厨房,支好案桌案板,就开始埋锅造饭。燃得很旺的炉灶上,架上大大的铁锅、高高的蒸笼,众人七手八脚开始帮厨和办厨。

老话常说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国对饮食方面的就特别的重视,同时,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对酒席上的饮食更是博大精深。酒席作为社交,娱乐,饮食结合的一种形式,无论是陌生人还是亲朋好友,通过酒席不仅能享受到美食的享受,还能通过酒席增进人际间的交往。

酒席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也逐渐变了味,这酒席通常被人称为高价饭,因为基本都是亲戚朋友过事,我们去上礼,然后在人家那吃饭,当然这礼钱一定要比吃的饭贵,这样的饭我们叫做高价饭。

农村每道菜都有特别的味道,一般都是24道菜,10个热菜,10个凉菜外加4个汤,一桌的成本也才280元,比城市饭店的便宜多了,农村办酒席一般凉菜都是大家提前做好,直接摆放好,开席的时候直接端上桌,这样又方便又快捷。

一般来说,农村人只要办酒席,那么基本上全村队里的人都会去参加,所以炒菜用的都是大锅。除了一些正菜,小吃甜点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都是酒席上面的传统习俗了,可不能没有。

唐朝孔颖达解释说:设席之法,先设者皆日筵,后加者为席,假令一席在地,或亦云席,所云筵席,唯据铺之先后为名。

唐朝之前没有椅子,古人多席地而坐。地上冰冷潮湿,又不卫生,就得铺席子。

古人设席每每不止一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再铺一层比较小的坐垫,称席。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分餐制场景。

后来的“筵席”,正由这坐席而来,而现代还沿用的“酒席、席位、坐席、入席”等等词汇,也都是与此相关。

“筵席”本指坐具,后因“肆筵设席”往往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如宴请、会客等等,所以就专指设宴,即社会化的进食活动,往往有许多行为规范标准,是为礼食。

古代筵席

比如《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坐席放得不端正,不坐;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就是说的那时的筵宴之礼。

古人举行宴会的时候,会先在大厅里肆筵、设席,即铺好“筵”和“席”,等待宾主落座,举杯畅饮,把酒言欢,不醉不归。宴会结束后,收拾完杯盏碗筷,筵席也会被撤掉,所以就有“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种说法。

农村宴席的菜谱没有城里饭店那么多,更缺乏卖相,但是旨在实惠,并且每道菜都有独特的风味。

全国各地农村地区宴席的菜谱都不一样。仅拿米云的家乡湖南和湖北两地做代表。

现在很多习俗虽然变了,很多人倾向于在酒店请客吃饭。但是湖南农村还保留着十大碗的习俗,也就是一个大圆桌,上面一定要摆满十道菜。你知道这十大碗是什么菜吗?一起来看一下。一般的酒席至少有七八道菜,有肉有鱼,有鸡,另外两道菜根据家庭条件,换上甲鱼和牛肉等菜品。汤就是三鲜汤和海带汤。

1、头碗菜

不管其他菜色怎么变,第一道菜永远都是固定,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习俗。这道菜包含了很多食材,火腿肠、饺子、胡萝卜丝、鸡蛋、鱼丸、香菇等等,比较像一个大杂烩。而且这是一道清淡的菜,不会放任何辣椒。

2、鸡肉

这道菜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道菜,因为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鸡。平时可能爆炒,但是在宴席上面一般都是清蒸,里面配上木耳,十分鲜香。

3、猪肚

这道也是大家最喜欢吃的菜品之一,猪肚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猪肚汤不会太过油腻,是一道清淡的菜。

4、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