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假日(2 / 2)

5、上巳节

上巳节中国最早的情人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古代习俗:

上巳节习俗的核心称为“祓禊”(fúxì),“祓”是除恶的祭礼,“禊”指用水来清洁洗涤。

外出踏青,三月三,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杜甫在《丽人行》里曾写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文人修禊,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人们来到水边,不仅为了去垢除凶,而且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饮宴游玩,并且逐渐形成曲水流觞的文人雅集。

这些都是我们渐渐遗忘的传统节日,它们代表着我们的中国文化。我们不应该让它们落寞,而应该去认真地了解它们。我们的遗忘,遗忘的不仅仅是节日本身,更是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

现在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节日是经过历史变迁和考验存活下来的节日,比较珍贵,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一代代人过过的节日,古今之人同过的佳节,简单的回顾了解一下。

一,春节

首推春节,又称为“年”、“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节的时间一般是在公历的1月或2月,即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的庆祝活动通常从除夕夜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这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习俗活动,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守岁、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这些活动都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祝福、希望和期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团圆节,是人们心中的头等大事。春节期间,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运期间,如潮似海的归家人群构成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迁徙景象。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二,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既是农历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时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即春分后的第15天。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活动就是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这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从古传承至今。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深厚的文化传统。扫墓祭祖是对逝去的亲人的一种缅怀和敬仰,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和感恩,是对血脉的一种延续和维系。扫墓祭祖的方式有多种,如献花、烧香、祭奠、祈祷、扫除杂草、修整坟墓等。

扫墓祭祖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维护家族的和睦与团结,弘扬孝道与礼仪。

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另一大习俗,是人们在春日里享受自然之美的一种方式。踏青郊游的活动有多种,如赏花、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野餐等。踏青郊游的意义是为了增进身心健康,培养亲情友情,陶冶情操品味,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人们对生死、自然、历史的一种思考和感悟,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赞美。

三,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了楚国的兴亡,忧国忧民,直言进谏,却遭到排挤和诽谤。楚国灭亡后,他悲愤不已,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饮雄黄、投米等,以寄托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挂菖蒲、喝雄黄酒等。这些习俗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也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模仿当年人们划船寻找他的场景;一说是源于古代百越地区的龙图腾祭祀活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平安;一说是源于古代水上战争的训练方式,为了增强水上作战的能力。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也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粽子是用糯米或其他谷物包裹在竹叶或其他植物叶中,再用绳子扎紧,放入水中煮熟的一种食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吃粽子的习俗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模仿当年人们投米给他充饥的场景;一说是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用粽子作为祭品的一种;一说是源于古代农事活动,用粽子作为庆祝丰收的一种食物。无论如何,吃粽子都是一种享受美食、传承文化、增进亲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

佩香囊、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都是为了驱除瘟疫、防止蚊虫、保持健康的一种方法。香囊是用绢布或丝绸做成的小袋子,里面装有香料、药材、五谷等,外面绣有吉祥图案,佩戴在身上,可以散发出清香,也可以作为装饰品。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现,是人们对英雄的一种敬仰和缅怀,是人们对美食的一种享受和创造,是人们对健康的一种关注和保障。

四,中秋节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纪念嫦娥的说法。

人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摆放月饼、水果等食物,仰望明月,祈祷家庭幸福,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习俗主要有赏月、吃月饼、烧香祭拜、赏花灯、玩花炮等。这些习俗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情感色彩。

赏月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源于古代的月神祭祀活动,为了祈求月神的庇佑和赐福;一说是源于古代的农事活动,为了感谢月亮的光照和滋润;一说是源于古代的文人雅士,为了抒发对月亮的敬慕和情感。无论如何,赏月都是一种欣赏自然之美、表达内心之情、增进人际之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的一种气质。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也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美食。吃月饼的习俗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嫦娥,模仿当年后羿摆放的食物;一说是源于古代的月饼起义,用月饼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一说是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用月饼作为祭品的一种。

烧香祭拜、赏花灯、玩花炮等习俗都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和乐趣的一种方法。烧香祭拜是对月神和祖先的一种尊敬和感恩,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一种祝福和祈愿。赏花灯是一种观赏和娱乐的一种方式,花灯的形状和颜色有多种,有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等,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等,各具特色,寓意吉祥。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现,是人们对月亮的一种敬仰和欣赏,是人们对美食的一种享受和创造,是人们对亲情的一种关注和维护。

米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魅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