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最不值钱,又过的飞快,六月开始慢慢变闲,又不想动,想写点东西,又懒得动,天气闷热也是,睡觉多也是原因,没有目标的人生就是无奈,把酒慰平生,把记忆熬成泪,思来想去,多回忆点吃的,这样的回忆快乐,也不敏感和伤感。
要说80后真的是苦逼的一代,基本上步入中年,不管男女都是家里的中流砥柱,成家的压力不会小,没成家的压力也不会小。米云也是80后,要说吃过太多的苦,也不竟然,一点苦没吃,也不现实,只能说米云算幸运的80后一员,从小到大,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长大成人,从学校到社会,基本上算一帆风顺,从学生过度到社会一员,没有受太大的波折,没吃太多的苦头,受苦受累的时间都比较短暂。
米云算社会生活经历丰富,经历的黑暗面比较少,基本上从底层一路走来,见过太多的事情,见过太多的人,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生来就贫困潦倒,有的人上班就是为了打发无聊生活,有的人上班就真的为了生存,一天不上班可能就没的吃穿,有的人上班可能还不够油费,这就是人生,同人不同命,作为见证者,如果有机会,米云可能会回忆记下来,会如实写下米云大学毕业后的十五年生活,毕业前的十年学生生涯生活,真实的记录不同人的生活写照。
回忆吃的,先回忆什么,先回忆一碗豆腐花,豆腐花比较常见,现在两元一碗,都快成了米云的主食了,基本上每天都能白嫖一碗豆腐花了,支付宝消费红包,加上支付宝休闲游戏里的兑换金额,日子不好过,喝上一碗豆腐花也不错,本身的味道还好,三十年味道不变,三十年来价格也不变,三十年前可能也就一两元左右,唯一变得就是分量,三十年前的分量比现在要多三五倍以上,三十年前用大汤碗随便打,现在就是一个小一次性碗的量。
米云记得小时候豆腐花也不是能经常喝的,米云家下面的一户人家并不是年年都打豆腐,印象中好像就做了一年的豆腐,可能豆腐不怎么赚钱的原因,一板豆腐当时也就几块钱,而且当时只有晚上能喝豆腐花,白天都喝不到,白天想喝豆腐花就要坐船过河上街十几里路去赶集,而且米云记忆中只跟表哥去过一次,还是随表哥去卖捕捉到的一斤大黄鳝,那条大黄鳝最后也不是单独卖的,和其它小黄鳝合在一起打秤卖的,卖完之后,米云就和表哥在街上过早,吃了豆浆油条和豆腐脑。
不知道以前为么只能晚上喝豆腐花,第二天早上变成豆腐干,白天就不做豆腐花,可能是因为豆腐的工艺问题,以前的手工豆腐流程可能复杂点,没有现在豆腐流程简单,现在豆腐花,菜市场一天可以做三四次卖,卖完了继续做,不受时间限制,还有龟苓膏,豆腐花两元一碗,龟苓膏三元一碗,菜市场意外的通通四元到五元左右一碗,小摊贩和门店都是,米云因为经济原因就喜欢天天跑菜市场,比较经济实惠。
豆腐花怎么做,米云觉得可以科普一下,以后自己可以在家里做着吃,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做法:
AI提供的简单制作豆腐花的步骤如下:
准备黄豆:将黄豆清洗干净,并用水泡发一个晚上。
打磨豆浆:把泡好的黄豆放入搅拌机或破壁机中,加入适量的水(通常黄豆与水的比例为1:10左右),用高速打成豆浆。
过滤豆渣:将打好的豆浆用纱布或豆浆袋过滤,以去除豆渣,得到纯净的豆浆。
煮豆浆: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中,用中小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粘锅和糊底。当豆浆煮沸后,继续煮3-5分钟以确保豆浆完全熟透。
准备凝固剂:在煮豆浆的同时,可以准备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是内酯或石膏粉。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是每150克黄豆配3克内酯)将内酯用少量温水溶解。
混合凝固剂与豆浆:将煮好的豆浆冷却至85-90度左右(这是凝固的最佳温度),然后从高处快速冲入已溶解的内酯水中,并迅速撇去表面的气泡。
静置凝固:盖上盖子,静置20-30分钟,让豆浆在内酯的作用下凝固成豆腐花。
调味与享用:凝固好的豆腐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糖水、姜汁或其他调料进行调味,然后就可以享用了。
AI软件比较强大,一分钟就能出结果,这就是科技的力量,难怪现在人人都可以做豆腐花吃,比较容易,不像三十年前,一村可能就只有一家能做,那时候没有网络,人们的认知有限,没地方可学。传统手艺都要跟师傅学,不像现在什么都可以自学,跟着网上的教程,各种直播题材都会讲不同的知识,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强大。
米云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能喝上一碗廉价的豆腐花,而且经常可以利用各种消费优惠红包免单喝到,两元左右的豆腐花还能免单,超过两元,消费红包就抵扣不上了,就需要自有资金垫付一部分了。以前不知道在菜市场去买2元一碗的豆腐花,基本上都是在地铁口买四五元一碗的,就比两元一碗的多上一点点,甚至小贩卖的四五元一碗的还没有菜市场的份量足。
小主,
米云小时候喝豆腐花也就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母亲每晚都会去下面一户人家打上一大碗豆腐花上来,然后分成几份,一家人分着吃,那时候的豆腐花真的香,完全是传统手工工艺,不像现在的高科技产品,下面一户人家是杀猪的,主要买猪肉,只是有一年夏天做了豆腐花,我们哪里土话喊豆腐脑,什么都不加料,只加白糖的豆腐脑,非常的美味,现在高科技做出来的豆腐花还是那么美味,没有任何变化,可能工艺都差不多,材料也不贵,没有造假的意义,才保留了几十年不变的味道,只能说比较幸运。
米云记忆中三十年不变的美味小吃,好像也就只有豆腐花和麻花了,糖酥,糍粑,包子,馒头,花根,江米条,大小京枣,娃糕,切糕,发糕,面包,发饼,汽水,冰棍雪糕,菠萝罐头,黄桃罐头,橘子罐头这些小吃因为高科技的时代到来,三十年前的味道和现在都有少许变化,或许是人们的味觉有变化,味觉得到进化了,但客观上,三十年前的食物和现在真的有变化,三十年前的猪肉都很香,三十年前的马铃薯都好吃,现在确实都难下口,鸡肉也是,鱼肉还好,野生鱼还有,水库鱼的味道也还行。社会生活问题不便多谈,最后看下豆腐花的科普资料,有兴趣的了解下,住的地方没有卖的,可以自己学着去做,应该比较简单。
豆腐花的最大特点是豆腐的细嫩以及柔软,故称豆腐中的脑,因此要掌握点卤的技巧。
由于原料原因,豆腐花本味是无味。豆腐花多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在午后。豆腐花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各地风味迥异不同,豆腐花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高养分食品。主要分为甜、咸两种吃法。一般来说,甜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江南是咸的、香港及台湾,咸食则为中国北方。
豆花制作须先将黄豆浸泡,依品种或个人喜好约4至8小时不等,黄豆吸饱水份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步骤称为“冲豆花”,意即需冲入凝固剂豆浆后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浆与凝固剂融合的温度控制,以及冲豆花的速度与技巧。
卖豆腐花时,盛豆腐花还有讲究,用平勺盛在碗内,碗中间豆腐花要像小馒头似的凸出,然后浇卤,卤从豆腐花上流向碗的四周,浇完卤后,加蒜泥、辣椒油。葱,香菜,经加工过调料。每位厨师做出来的豆脑的口味又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深受各地区百姓的追捧。一般早晨和傍晚人们都情不自禁的吃上一碗热腾腾滑嫩嫩的豆腐花。
将豆腐花加入卤或佐料,各地略有不同,一般用黄花菜、木耳等。中国北 方有加入肉馅,也有中国沿海地带就近食用海产如海带丝、紫菜、虾皮。甚有放入麻酱、辣椒油、香菜、酱油、醋、韭菜花、蒜泥、葱花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决于卤或佐料。
咸的一般是加入咸味的佐料,北方有加入肉馅的,芹菜、榨菜,黄花菜、木耳的;沿海有用海带丝、紫菜、虾皮的;还有放入麻酱、辣椒油、香菜、酱油、醋的;也有放韭菜花、蒜泥、葱花的等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决于佐料。其中在河南还有一种加入胡辣汤的,称之为“豆腐花胡辣汤两搀”,极富地方特色,而四川的麻辣豆花,麻辣鲜香,也别有风味。
甜的一般是加入糖浆或砂糖、红糖,夏天通常将豆腐花放凉了吃,冬天则加入热糖水食用,有人为了驱寒还会在糖水中加入姜汁或是为了口感加入绿豆、红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圆一起食用。更新颖的吃法会加上巧克力糖浆、满天星制成的“巧克力豆花”,香港还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据它的外形形象地将其称为“太极豆腐花”。
营养价值
豆腐花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
分享网上提供的几种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