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现在怎么样?”
林逸心中一动,缓缓说道:
“幽灵吗?他目前状况良好,正在全力配合我们的行动。”
林逸简洁明了地回答道,同时心中对郑晨为何突然询问我而感到好奇。
郑晨似乎察觉到了林逸的疑惑,但他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继续深入询问:
“他在任务中的表现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特别的表现?”
林逸仔细回想了一下关于我的点点滴滴,然后认真回答道:
“秦明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他的‘幽灵之瞳’在侦查和预判敌人动向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多次帮助我们避开了陷阱和伏击。而且,他在面对危险时总是能保持冷静,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建议。”
郑晨听完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心中对我的能力和价值进行了重新的评估。
“很好,我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评价。秦明是我们组织的重要成员,他的能力和贡献不容忽视。你要继续与他保持良好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林逸点头应允,同时心中也更加明白了郑晨对我的重视。
“明白。我会与秦明保持紧密合作,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城市的灯火,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
我坐在书桌前,手中紧握着一杯已经微凉的咖啡,正沉浸在复杂的数据分析和理论推导中。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屏幕上闪烁着“李教授”的名字。
我迅速接通了电话,李教授那熟悉而深沉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喂,小秦啊,这么晚打扰你了,真是不好意思。”
李教授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歉意。
我连忙回应:
“没关系的,李教授。这么晚您找我,是有什么急事吗?”
李教授的语气变得严肃而专注:
“是的,小秦。我记得你上次在研讨会上提到了振荡模式下的中微子形态,当时你的观点非常新颖,也引发了我们不少讨论。我这些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有些细节还是不太明白。我想问问你,对于那个振荡模式下的中微子形态,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更深入的理解?”
我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忙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详细解释我的最新思考和发现。
“李教授,您还记得我当时提出的假设吗?我认为在特定的振荡模式下,中微子可能会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形态,这种形态可能与我们目前所认知的中微子性质存在显着差异。”
“这段时间,我通过大量的数据模拟和实验验证,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某些特定的能量区间内,中微子的振荡频率似乎会受到一种未知因素的调控,导致它们的行为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这让我开始怀疑,是否存在着一种我们尚未发现的物理机制,在影响着中微子的振荡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