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修行之心(2 / 2)

她的担心都写在了脸上,旁边颜如玉同样无比紧张,双手紧紧的抓着裤腿,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再旁边的卫央有些奇怪李玄机的表现,两人熟识,按道理说她认识的李玄机不会如此作态,堂堂李家圣女,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

而另一边的一名女子则双眼泛淡淡的黄色光线,一闪而逝,洛琳,稷下学宫的讲师,冰山美人,被好事者誉为扬州第一明珠。她心里想着楚鸿还欠她两个条件,悄悄瞥了李玄机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又快速泯去。

长公主偏过头看了看两人一眼,轻盈一笑,示意无恙,静待花开。

看台上空,徐宏摸了摸鼻子,有些好笑也有些无语,好笑的是这小子似乎已经有了一批拥趸者,无语的竟然还不动笔,那么多古诗古词穿插几句进去不就来菜了?当然,这是玩笑,他也在沉思,人皇临时更改试题究竟什么意思,孰轻孰重,这显然离题万里,与科举毫不沾边,后续批改试卷,如何界定标准?

怎么才能让楚鸿的卷子拿高分?

很多人已经写完收工,特制的桌椅和笔墨纸没有再出现崩裂、垮塌的景象,但那一幕幕奇景依旧震撼人心,此时,奇景在缓缓消失,只有十几个人还在奋笔疾书,徐亚楠不时奔走,为的是将学子们的英姿播放出去,最大化徐宏所说的“节目效果”。

楚鸿深吸了口气,于他而言,命题所言这些…自然都重要,我要是右手诛仙剑左手斩邪剑,那不得我说谁重谁就重。

他一直没动笔,露出沉思状,眉头紧皱。他思考的不是命题本身,而是为什么如此命题。

据说命题由人皇亲自所出,以示对第一次科举的重视。但凡事皆有缘由,出题者往往有其自己的考量,楚鸿前二十年大小考试经历不下百场,一如语文科目大作文,往往不是看你如何破题作答,而是出题者想要看到什么答案,达没达到他们心中的要求和标准,符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能不能够展现答题者本身的学识,这些都是应该思考的。

人皇起源于青州,据传只是一个小门派杂役,却一步步当了亲传弟子,门派被覆灭后自力更生,在几年后灭仇家满门报了师门之仇。后又为了躲避追杀逃进了号称绝地的皇陵,几年后又毫发无损的走了出来,然后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灭凡人之国,立修士之国,犹如滔天洪水,百年内席卷三个大州茫茫无尽的土地,麾下能人异士无数,更是将亘古传承的高宗大派、世家圣地纷纷打落云端,取人皇位格,高坐九重天。

人皇有不世雄心,意欲吞并九州,建立一个伟大的国度,完成无数年无人能完成的壮举!

这样一个人物亲自出题,意欲何为?

观其经历,无神器,无仙经,天赋自然出众,体质未知,青龙命格。徐宏曾说过,人皇不信命与运。这样的人,必然是认为自己就是至强者,绝不假外物;这样的人,绝不会认为题目中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人,在血海深仇中生存,在无生绝地中新生,统领无尽大军开疆拓土,杀人无数,心性绝对坚如金铁。

孰轻孰重?楚鸿决定赌一把。

都很重要,却又都不重要,一如楚鸿本身,他自认天赋绝对不是最出众者,甚至可能不是很高,两年内有此成就,完全仰仗的是特殊体质能承受超级破境的生灭之力,这也说明了体质的重要性,命格之玄奇他还没有直观感受,仙经重要吗?当然重要,不然各大高宗也不可能把自家经书藏着掖着不拿出来。

所以,实力为尊的世界,勇攀高峰,需要的当然不全是外物,强大的内在才是源源动力,什么是内在?楚鸿认为如人皇一般,是心,是坚如磐石的意志,是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无惧风雨的心性。

有此心性,就算是凡人也必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

心最重。

诚心耐心无敌心,正道邪道歪道都是心性支配,心性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到何种高度的关键因素。不然即使滔天财富放你眼前,也可能激动而死,难以承受;些许灾祸临身即会自取灭亡。

楚鸿提笔。

命格体质仙经神器天赋皆轻,心性最重。

盖闻上古有炼气士,不议命格不论体质,以心观世、炼气、悟道,传承万千年不绝。仙经者,承前人智慧、载其精神,可助后人悟法攀峰,岂不知立巨人之肩方能望远,是以仙经推人前行,却阻人前路,禁锢思想,枷锁精神,唯跳出方弥远。神器者,镇族运、摄外敌,但蚁着甲仍为蚁,神器为外物,非人之本身实力,难法本源。天赋者,先天之物,天赋深者,悟道修行事半功倍,起点优,非全优,时有凡俗奇人,一日悟道而立地超脱,大器晚成,可知天赋重却非最重。

小主,

最重者心性,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从楚鸿突然睁眼开始动笔,徐亚楠第一时间就出现在光幕外,荧幕上也随着她动而动,整个朝歌城此时全是楚鸿的身影。

终于动笔了吗?

无数参加了竞彩的人翘首以盼,孔仁、楚鸿、杨秀,是投注人数最多的三人,孔仁、楚鸿、魏天行,是投注量最大的三人。

两人重叠,到底谁的文章更好?无数人拭目以待。

心性二字落,高坐虚空的人皇睁开了眼睛,嘴角轻轻拉起了一个弧度,双眼深邃如瀚海星空,很快又再次闭合。

无数围观之人都在瞬间安静下来了,足足安静了近十秒钟,冲天的议论声才响起。

“心性,哈哈哈哈,楚大学士角度果然清奇。”

“心正者一日千里,心不正者如履薄冰,有理!”

“我不认同,正邪皆为术,都是通天道,与心性何干?”

“大丈夫行于世间,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坚不可摧之意,方能攀于高峰!”

千人千面,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毫无疑问,楚鸿的角度又打开了另一扇门。

……

楚鸿深吸了口气,继续写道:“心性者,即为内心本质、性情、精神、思维、情感,涵盖认知、观念、意志、天赋、悟性,为生灵之内在,修行之基础。”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顺境不迷,逆境不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八字落,神力台都像是晃动了一下,许多文人书生眼睛死死地盯着,越是琢磨,越觉得深意无穷,许多人露出沉醉之态。

徐宏在心里哈哈大笑,看着周围人的如痴如醉的反应,心道妥了,给高分的机会这不就来了。

“是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大龙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凡人亦可拜上将军……”

魏无忌眼神灼灼,看到这句话相当受用与认同,凡人之战,刀兵相击,修士之战,摧山裂海,但都必须要有一颗沉着冷静、坚硬如铁的强大内心,否则大战未起即自乱阵脚,必然败亡。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心之所容,静定归真……”

“……如人拜神,心诚则灵,唯德感天,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境,浩然临身,驱除外邪……”

“……昔有武祖,生于大争大乱之世,以凡夫俗子之躯,载其钢铁意志,破迷雾、斩荆棘,创武经于世,度人成神,正是以其不屈意志、顽强毅力、坚韧之心性,因以证道……”

“……魔宗之殇,在于心性不正不纯无理且无道,遂天下共敌之,福祸本无门,唯人自招……”

“……修行之道,在于修行之心,可否承人不能承也、可否忍人不能忍也、可否熬人不能熬也。古之豪杰名士,必有过人之节,忍人有所不能忍者,必是坚韧不拔之士……即为妖魔,亦可成仙成神,即为仙神,亦可瞬息崩灭金身,皆在心性……”

都言修士行逆天之举,都是在天地间抢夺各类资源,不比野狗刨食强多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不是空话,而是绝对的金玉良言。吃得苦不一定能成为人上人,但吃不得苦一定成不了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