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宇宙墙和泰坦星穹顶(1 / 2)

人类的存在就是不断变强,人活着就是要寻找活着的意义,就如易经的讲述的最终目的一样,变易,简易,不易,我们在不停的追求变化,搞得自己满脸茫然,现实很残酷,回归本心,作为镜子,回顾历史,不要被变化无常所左右,就如修炼,最终实现万变不离其宗,达到极境,即是不易,即是归一。

宇宙无限大,但也有边界,如宇宙墙和角宿一恒星穹顶(太阳穹顶一样):

这里科普一下这两个知识点:

宇宙墙(Cosmic Wall)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宇宙中存在的巨大、薄而密集的气体和尘埃结构,它们类似于宇宙中星系的“墙壁”。这些宇宙墙通常包含大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并且它们的尺度非常巨大,可以延伸数亿光年。

宇宙墙是大尺度结构的一部分,这些大尺度结构是宇宙在早期形成过程中,由于微小的密度波动而逐渐演化形成的。这些密度波动在宇宙膨胀的同时放大,最终导致物质在某些区域聚集,形成星系和星系团,而在其他区域则相对稀疏。

其中一个着名的例子是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中发现的巨大壁状结构,如赫拉克勒斯-北冕座长城(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它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之一,跨度超过100亿光年。

宇宙墙的发现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帮助天文学家描绘出宇宙的“蛛网”图,并对宇宙的大尺度动力学提供了线索。通过研究这些结构,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和命运。

太阳穹顶(Heliosphere)是太阳及其磁场所控制的空间区域,它是由太阳风——即从太阳上层大气中流出的带电粒子流——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气泡状结构。太阳穹顶的边界称为日球层顶(heliopause),在那里太阳风的速度减缓至与星际介质的速度相等,从而形成了太阳与外部星系间的物理边界。

太阳穹顶的形状并非完美的球形,由于太阳风在太阳系边缘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其形状更像是一个压缩的气泡。在太阳系内部,太阳风以极高的速度流动,但当它接近太阳系边缘时,会遇到来自银河系其他部分的星际介质。这些星际介质对太阳风施加压力,导致日球层顶向太阳内部弯曲。

太阳穹顶的大小和形状随着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风的强度增加,可能会导致日球层顶向外膨胀;而在太阳活动低谷期,太阳风减弱,日球层顶可能会收缩。

太阳穹顶对地球及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空间环境有重要影响。例如,太阳穹顶的存在有助于保护太阳系免受来自银河系其他地区的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线的侵袭。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如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s)事件,太阳穹顶的边界会变得更加不稳定,这可能导致更多的高能粒子进入太阳系内部,影响地球的空间天气。

而泰坦大陆头顶上的恒星穹顶和太阳穹顶一样,也在保护泰坦星空间不受其它宇宙射线和尘埃的影响,其实每个恒星都像有一个透明蛋壳一样在宇宙空间狂奔,而且还是以一种神奇的曲线奔行,斐波那契数列不断的扩大轨道路径规模,所以我们探测到的宇宙世界就是不断膨胀的结果。

光速不可超越是相对论的基本原则之一,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特殊相对论中提出。这个原理表明,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恒定的,大约为每秒299,792,458米。无论观察者相对于光源的运动状态如何,他们测量到的光速都是相同的。这一原理对现代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包括宇宙学、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场论。

光速不可超越意味着没有任何信息或物体能够以超过光速移动。这是因为要加速一个物体到光速需要无限的能量,而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外,超越光速将违反因果律,因为这将允许信息在时间上的逆向传播,从而产生逻辑上的悖论,比如着名的“祖父悖论”。

GZK截断理论(Greisen-Zatsepin-Kuzmin limit)是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个现象,由肯尼斯·格雷森、乔治·扎采津和瓦西里·库兹敏在1966年提出。这个理论预测了超高能量宇宙射线(UHECRs)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光子相互作用时会发生的能量损失。根据GZK截断理论,当宇宙射线质子的能量超过大约(5 \times 10^{19})电子伏特(即10的19次方电子伏特)时,它们在穿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时会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π介子(pion production)。这个过程会导致宇宙射线质子失去能量,因此在到达地球之前,它们的能量不可能超过GZK截断极限。

GZK截断理论的预测与观测数据相符,因为尽管有许多高能宇宙射线探测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观测到超出这个能量限制的宇宙射线。这个理论的成功验证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并对我们理解宇宙射线的起源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

但在恒星奔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遇到了宇宙背景辐射光子能量的限制,相互干扰之下,这些恒星在中心黑洞束缚下还是会向外扩张自己的轨迹,有点像一个个弹弹子似的相互碰撞,能量守恒定律:动能转换势能再势能转换动能,我就是趁着这个碰撞的间隙进行空间跳跃的,摆球原理!大跨度穿梭才有可能。至于所谓的虫洞,那是传送阵才具备的。想大跨度穿梭,必须借用恒星能级转换方式来实现了。

下面再讲一讲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数列,它以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的名字命名。这个数列从0和1开始,之后的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具体来说,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个数是:

0, 1, 1, 2, 3, 5, 8, 13, 21,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