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怎么了?别把自己看扁了。村头的李老板还不是从咱们农村出去的?他最开始卖烧饼,现在都开大饭馆了。那几家批发服装的还不是隔壁村里出来的吗?”
“对,你说得这些人都是从农村出去的,他们也吃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弯路,才有现在的成就。他们干得早啊,现在更难了。”
“我没说马上就干,只是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不是打算和您商量吗?看来这事儿没得商量。”
想着大过年的,都没说了。
她们都不同意,他也不好再坚持什么了。先在别人家店里好好干着,积累点经验。
娇娇一家也开心过着年。
德福在附近做工,挣了些钱,他都给了奶奶,让她一起攒着,都给娇娇攒着了。
腊月份卖了两头猪,也还不错,德福打算开年了再多喂几头猪。
日子虽然有点辛苦,过着也还不错。
初二,大姑和二姑一家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很热闹。
二姑父和大家聊着,他不想出门打工了,想在镇上开一家店,不知道干什么好,让大家发表意见。
镇上就那么大,干点什么比较好,都认真想着。
大姑父说道,“要说赚钱的还是那几家杂货店,什么都卖,生意不错。”
大姑觉得卖衣服不错。
其实,二姑父心里有底,他在外面考察过了,想开那种什么都卖的“两元店”。货物都是在外面进的,都只卖几元,门面不要太好,大点就行了。
二姑起初不同意,她说得那些和大翠说刘旺平的差不多。可二姑父给她做工作了,她也同意试一下,不试怎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