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春天,安静又祥和。
天河山独立团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大战,暂时进入了重新调整编制和训练的工作。
另外,经过旅部、师部的批准和表扬,大生产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从青山镇开始,往外辐射到松烟镇、黑风寨,广大的一片田野里,到处是烧荒开垦的人影。
方振华今天没有轮到劳动日,按照规定,每个人的时间是一半劳动一半训练的。
八路军官兵一致,他也不例外。
最近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对着地图,一看就是小半天。
赵刚和刘峰也不知道他在考虑什么,出于有些盲目的信任,两个人也听之任之,没有问。
只有方振华知道,这一刻的安宁只是因为所有各方都在思考和调整战略造成的。
战争的前两年,可以说其发展进程出乎了参与三方的所有人的预料。
而此刻,进入相持阶段的三方都是第一次停下来歇口气,同时也开始琢磨起了后续战略和得失。
从鬼子的方面来说,一开始真的天真的以为3个月可以啃下华夏这块大蛋糕。
但是打着打着就不对了。
小国寡民的弱点越来越突出,已经开始拖不动这场战争了。
就像做生意一样,本来牛逼哄哄,进门就说我全包了。
结果发现不对,他良的本钱不够。
只好老老实实看看那个生意有价值,利润高的产品了,哪个赚钱做哪个。
至于,不赚钱的项目?放弃!
要知道日军几十年的政治、军事发展唯一的理念和特点就是一个字“莽”。
这是从“甲午”到“日俄”两场战争给日军留下的无法撼动的精神传承,也是巨大的战略陷阱。
你以为日军真的这么厉害吗?
怎么可能?
战争打的是国力,是资源。
就你一个弹丸小国的资源,靠几十年的改革去挑衅别人,特别是北极熊一百多年的沉淀?
可是鬼子就这么干了。
要知道,当年那两仗,打的天煌都天天吃糠咽菜的。
只要再拖久一点,那就是全国的崩溃。
说的难听点,就是赌博,赌国运。
关键是还赌赢了。
毕其功于一战,打赢了就签协议,连讹带唬,占了大便宜。
尝到了甜头,所以日军从上到下就觉得只要够莽,天下无难事。
甚至到后来都敢挑战美丽国了。
你以为他们傻?
山本五十六这些都是在美丽国长期居住过的,对美丽国的工业能力了如指掌。
无非是想着一仗把对方太平洋上的军事实力灭了,再坐下来好好谈判呗。
那时候不就是随便提条件了。
结果一个误判,直接把国家拖进了深渊。
全面入侵华夏也是一样。
按照日军前期的军事理论家石原莞尔的想法,先把东北消化了,再慢慢蚕食华夏。
可是少壮派的鬼子不听啊。
你是前辈,但是你的理论要等我儿子、孙子来完成,那就不对了。
我干什么?
再说了,没有我们。东北能拿下吗?
莽就完事了。
结果呢?打了两年,战术上几乎完胜,战略上几乎完败。
回头看一眼版图,他良的这是迷彩服提前问世了?
这一块是国党、这一块是红党,剩下的才是自己,打了半天打了一个寂寞。
很多人不明白,当年黄桥战役的时候为什么韩得秦的部队会在苏北?
要知道武汉都在鬼子的铁蹄下了,为什么远在后方的苏北还有国党军队?
那浙江、江西、广东都被鬼子占了,可是整场战争都没有烧到福建。
老百姓日子过得安逸的很,你可信?
说白了,就是鬼子没有力量去全面占领了,那只有挑重要的来。
福建全是山地,产生不了太多战略物资。
过。
我不要了。
问题是华北是重要的粮食、煤炭、铁矿产地,战略要地啊。
红党部队把这里经营的红红火火的哦,这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