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直钩(2 / 2)

烽火太行 雾里的烟 1601 字 28天前

方振华点点头,他也觉得确实如此。

现在只有在心里预想一下的份,其他的做什么准备都是多余的。

和这些老鸟相比,自己某些方面还是嫩了点。

想着,他不由自主又环视一圈这帮老油子。

“你直接报师部吧,我等命令就好”旅长看到了他的眼光,手一摊。

方振华有些社死。

他分明看到一圈渔翁,悠哉游哉等着自己,用的还是直钩。

只有自己这条傻鱼,憨兮兮咬了钩还不放。

他敬了一圈礼,赶紧撤。

这个地方是待不下去了。

回程路上,方振华一声没吭。

装13失败,有点丢人。

赵刚一行只当他还在考虑怎么打好这一仗,倒也没有打扰他。

小主,

回到纵队司令部,方振华就把赵刚、刘峰和两个团长拉到了指挥所。

一连两天,5个人没有出过门。

既然是假设,那么假设鬼子就是想诱使第1纵队跳进陷阱。

哪个比较有利呢?

北路的地形自己领教过,因为没有好好做基建,工事都是临时的,自己在寒王村吃过亏。

而且如果鬼子知道自己可能会去奇袭,那大概率也是在南北两线做了准备。

所以说如果建立在鬼子已经知道自己“偷梁换柱”的计划的前提下,自己又要回到老路上,在东路做文章。

方振华没有想到自己酝酿了半天的计划还没有出娘胎,就夭折了。

现在变成要“偷梁换柱”,再“偷柱换梁”,连做两个动作。

那么,怎么达成欺骗动作呢?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

现在是临战前的交底,方振华也不再保密,把小老鼠的存在告诉了大家。

所有人开始头脑风暴。

要让动作给别人收到,否则就是演戏给瞎子看,白费劲了。

还不能演过头,不然人家一眼就觉得你演技烂,给差评。

这个有点难。

带着这些要求,一条条行动计划和细节被逐步补全。

到最后,5个人都觉得除非来了神仙,再也想不出哪里需要修改和补充的了。

特别是罗铁柱和张涛两个团长,已经有些心不在焉了。

没办法,还有3天鬼子的扫荡行动就开始了。

自己却还在被司令员抓着头脑风暴。

谁他良的受得了。

必须开始行动准备了,纸上谈兵毕竟解决不了问题。

方振华和赵刚送走了两个团长。

先是给北平的夏牧云发了一份电报,直接问他要了50个定时炸弹。

这位大少这几年给方振华淘换来了不少好东西,特别是特战队的弹药,基本都是通过他获得的。

习惯以后,现在无论是方振华还是赵刚,对使唤起他来心里毫无障碍。

反正到时候分给他一点功劳就是,各取所需而已。

然后,刘峰就带着特战队和骑兵连就带着20台大车出发了。

关于出发的问题,纵队几个主官也探讨过,是否需要装成秘密出发。

但是方振华觉得不需要多此一举。

过去独立团的时候,部队拉出去从来没有隐瞒过根据地的百姓,那这一次也就正常走就好了。

只要不大声张扬自己的目的,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过度戒备只会让特务意识到自己有暴露的风险,反而对情报可信度产生怀疑。

主打的就是一个顺其自然。

半道上,第1、2中队就把骑兵连的战马征用了,他们需要尽快潜伏到阳泉和石门之间的山林里,静待时机。

刘峰带着第3中队和骑兵连,带着大车赶往129师师部。

一个是确实有任务,第二个需要当面向师领导汇报作战计划。

这一切,还是为了保密。

对于这个阶段华夏军的电台密码,方振华表示深度不信任。

鬼子的密码破译能力太强。

基本上华夏军打10次仗,9次都会泄密。

就这个比例,想想都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