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6师团停了2(2 / 2)

烽火太行 雾里的烟 1511 字 28天前

一时之间,町尻都不知道是否该撤回来了。

作为贵族后代,皇室女婿,他一直是赵括型的人物。

理论顶级,是陆军大学29期军刀组。

过去一直任职驻法国武官、侍从武官、陆军省军务局军事科长等这样的文职。

唯二的带兵履历也就是非战时的野炮联队长,以及武汉会战时期的第2军参谋长。

那充其量也是在司令部里摇着白纸扇的。

没想到第一次担任军事主官主持作战,丢了个大人。

好在竹原少将会来事,直接命令停止进攻,算是给他解了围。

可是丢了个大人,让町尻再也没有前面的意气风发了。

他觉得自己需要缓一下,调整一下思路。

对,最重要的是调整一下情绪。

嗯,有点郁闷。

宋久科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的战斗是因为这样一个奇葩的原因结束的。

小主,

说句心里话,炮击刚开始他的心都沉到了底,觉得靠3营自己是撑不过这一轮了。

第1纵队历史上还从来没有第一天就认怂的历史,眼看着就要被自己破了。

没想到时来运转,这转折来的太急,太突然。

都有些不敢相信。

安排着把伤员和烈士的遗体转移到后面,顺便也清点了一下伤亡。

两次进攻累计伤亡192人。

而阵地前,鬼子放弃的尸体就超过300具,还没有包括被撤退的鬼子生拉硬拽拖下去的伤员。

尤其是最后鬼子撤退的时候,400多支枪顶着重机枪的掩护火力一起射击,硬是又给留下了几十人。

打“落水狗”,那是从独立营开始就保留的传统手艺。

最重要的是,他发现了,有完善的防御工事作保障,鬼子的炮击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威胁。

作为一个老兵,他知道鬼子射击精准,不然在平型关等战斗中,也不会逼得八路军宁愿拼刺刀也不愿意拼射击。

但是即使这样,给华夏军队造成最多威胁的仍然是鬼子的重炮火力。

不一定是直接杀伤,但是对华夏军队的压制太大。

现在不一样了,这一战给刚刚编入方振华部队的宋久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连后方观战的王团长见到宋久科都连称学到了。

和小鬼子打仗就是要比对方还要狠,步枪都不用了,光用手雷就把敌人炸的怀疑人生了。

可是随即,王团长又产生了新的郁闷。

刚才那一轮,3营就砸出去超过3000颗手雷。

自己真的用不起这样的办法。

八路军里,也就第1纵队这样的奇葩了。

某些方面,甚至是比鬼子还阔绰。

没办法,别的部队只能伏击鬼子的行军队伍,缴获的都是敌人抵抗完用剩下的。

如果打的是辎重部队就算是过大年了。

第1纵队不一样,想起来就攻占鬼子一个城池,直接去人家仓库里搬。

据说山里还藏着人家一个卡车连队。

这他良的都把兄弟部队羡慕的嘴角止不住地流泪水。

今天估计是不会打仗了。

看着鬼子都开始清理营地外围的植被了。

3营的战士们看着忙忙碌碌的小鬼子,这眼前的场景我们熟啊。

每一个来犯的敌人不都是这样的标准流程过来的吗?

宋久科也无所谓,他已经找到了应对鬼子进攻的办法。

刚才一上来习惯性地把部队拉开了打是不对的。

还是司令员厉害,和小鬼子比技战术那是不会打仗的人才这么干。

咱们第1纵队就一个字,比比谁更“狠”。

第6师团,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