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八路军的炮弹在无名高地上炸响。
还在忙着挖掘工事的鬼子全部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忙着把堆在一边的武器弹药拉进半成品的战壕里。
抗战初期,鬼子不擅长防御,那是还没有养成挨打的习惯。
但是基本的战术素养还是足够的,很快就进入了战斗状态。
“老胡这炮打的越来越有水平了”刘明远把嘴里一根不知道哪里来的草叶子吐出去,对着自己的教导员道。
“据说最早的炮兵都是司令员教的,一水的野路子。还是张涛他们来了以后才越来越出息了。”教导员笑呵呵,开着自己司令员的玩笑。
这是恶战当前最好的放松。
“开始吧,打完这一仗如果咱们还活着,老子就告诉司令员,说你笑他是野路子”刘明远第一个冲了出去,还不忘威胁一下自己的搭档。
“你他良的还能不能做兄弟了,我会怂吗?”教导员笑骂道,看着第一梯队1个连的战士一起冲出,甚至赶超上了自己营长。
“哈珀死豆(日语:开火)”高地上,一个鬼子大尉嚣张地挥着指挥刀,叫嚣着。
“啪勾”刘明远手里的三八步枪一枪把他撩翻了。
“傻叉,显着你了”念念叨叨中,已经拉上了枪栓,抬手又是一枪。
但随即,鬼子的歪把子就“哒哒哒”地冲着他追了过来。
一个翻滚的规避动作,耳朵边子弹“嗖嗖”地掠过,刘明远大喊“手雷”
这一次,不是为了炸敌人,距离太远,还扔不过去。
“轰轰”几个烟柱腾起,干扰了鬼子的视线和注意力。
以三三制为进攻队形的战士们交替掩护着,向高地上冲去。
掩护组的战士更是把歪把子、掷弹筒一股脑打向阵地工事边缘。
其实如果不像鬼子大尉那样作死,掩护火力的杀伤效率并不高。
但是呼啸而来的子弹和榴弹,可以逼迫出敌人本能的规避动作,影响他们的射击精确度。
一时间,队伍已经冲到了距离阵地60多米的位置。
“呲呲”数个冒着烟的手雷飞下。
这就是居高临下的优势,可以利用手雷的自由落体,成倍增加攻击距离。
“轰轰”的雷声中,数个战士倒在了血泊里。
掩护的战士急了,火力更加急促地覆盖了过去。
这一仗,方振华早有交代,时间比什么都重要,弹药要不计成本,狠狠打。
就在这样的拉扯中,1营慢慢地靠近了阵地。
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立刻补上。
2个残缺的战斗小组,合并成1个新的小组。
鬼子开始急躁了起来,本身就不擅长打防御战的他们发现八路军这个奇怪的进攻队形下,三下两下就摸到了阵地前沿。
“轰轰轰”更多的手雷开始落到进攻的队形里,把第一排的八路军战士几乎清空了。
但随即,后面的1营战士开始手雷还击。
这是终于冲到了手雷的投掷范围内了。
混乱中,刘明远手一挥,身边通信员扬手就打了一发信号弹。
出发阵地上,教导员一声令下,1营的第二个连队跃出了阵地,更快地向前冲去。
这是事先设计好的战术,利用第一个连队吸引火力,在双方交火最白热化的时候,压上第二个连队。
支援部队很快冲上了这个海拔只有100来米的高地。
生力军的加入立刻显现出了威力。
200多颗手雷雨点一样落下,在这个狭小的方寸空间把鬼子炸的血肉横飞。
趁着鬼子被炸蒙的机会,1营的两个连用几秒钟冲过了最后的30距离。
为首的一个大胡子老兵第一个飞身跳进了战壕。
接着空中落下的势能,一枪托把迎面的一个鬼子脑袋砸的凹陷进去,顷刻间连五官都分不清了。
几乎同一时间,旁边一个鬼子中尉的指挥刀捅进了他的小腹。
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让大胡子的脸部肌肉都扭曲了。
然而他没有时间犹豫了,趁着鬼子还没有抽出刀来,大胡子全身扑了上去。
指挥刀的刀锋从大胡子的背后捅破出去,带出一溜血花。
两人的身体纠缠在了一起,大胡子松开无法回刺的步枪,就要去掐对方的咽喉要害。
可是鬼子中尉显然也是战场的尸山血海里走过来的,直接松开了刀把,两只手扭住了大胡子的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