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么说的,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的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这句话也就是今人常说的推恩令,但是自本朝始,王公和贵胄的封地与家产都是极为丰厚的,尤其是以京城长安附近的贵胄和王公最甚。
陛下早就有想过动摇这些的方法,但是陛下迄今为止还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想法,对他们动手。
此时正好是边境战事,陛下又得知有关自己可能会遇刺的消息。
必然是不会放弃此刻这个最适合空城计的机会,陛下要是能够借此机会,使得那些反叛之人,觉得长安城此刻是有迹可循,那么势必会惹得那些人产生想法,陛下此刻调出大军来。必然会对那些乱臣贼子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他是一个可怕的人,宋衡,朕只和你说一件事情,你以后要看住他,要是他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你一定要杀了他。他这种人,要么为大吴所用,要么赶尽杀绝。”
宋衡连忙应下,但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难不成是陛下果真有如此的想法?”
“朕没有这种想法,朕不会拿着边关数十万将士的生命,用来赌这件事情的。但是要是他当时和朕说这件事情的话,朕是一定会动心的。
朕其实有过想法,但是不如你们年轻人这种有想法就会继续想下去的性子,朕在有这种想法后,只是简单地进行了设想,并没有继续深思下去。朕要是能够猜想到今日种种,说不定就会这么做了。
可是现在去想,朕是不会去做的。朕并不是个懦弱之人,但是朕不得不像你所说,去考量一些后果。北方的战事要比我们想得更快,而这边的情况要比朕想得更糟糕。好在朕没有拿着大吴的国运去赌,可是朕想不明白,明明朕已经掩饰这么好,居然能被一个年轻人想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当时是不愿意相信齐年北的话,可是齐年北是这样和臣解释的。他说自己猜不透陛下在想什么,可是他能够猜测到事物发展和变化,是从哪里来,又是到哪里去的。
这是一种简单的猜测,但是也是某种精心计算的结果。他还说让我不用担心会不会有人会想到这种程度,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敢于去想这种,并且还愿意相信这种的。猜测很多人都有,但是愿意把猜测当成现实去相信的,其实没有很多人,他是个赌徒。虽然运气很好,但是猜测的事情,在知道真相前,都还只是个猜测,没有变化。”
皇帝点点头,“他后面这句话是对朕说的,不是对你说的。和你说的话,用不到如此解释。但是这也算是小聪明,假如这件事情没有发生,那么他的话也就不会传到朕的耳朵,不管他说什么,都是没问题的。而这件事情发生,他的话就会自然而然地传到朕耳边。
小聪明用得不错,像他这种年纪,能够有如此预谋和策略,绝对是佼佼者,这一点你可以学习一下。
但是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