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种是真正造反的中流砥柱,号称造反的最强助力,那就是那些真正只是为了光复前朝的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包括但不限于皇室、官员后裔、还有王公贵族这些人。
总的来说,这里的人有很多,但是最后一种人才是真正造反的,这些人一开始还是因为某些心中大义,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就会陷入到某种境遇中,而这种境遇类似于一种偏执,他们当时还好,不会做太多的事情,但是后继者不一样,他们有可能是相当偏执的存在,而且可能因为这些事情无所不用其极,就算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也绝对不是善类。
所以到最后,这些人当中集中了很多人,这些人里面包括很多叛逆不说,还包含着很多坏人,这些人不一定是反贼,反贼是反贼,很多还是有着反贼的操守,秉持着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的,但是真正的坏人是不一样的。
小主,
那些真正的坏人混杂在反贼里,让反贼也变成真正的坏人,倒不是说反贼是好人,也不是说反贼是对的,只是说很多反贼的目的是造反,又不是杀人,他们造反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目的是造反,是江山,又不是想杀人,想杀人可以直接用土匪的名号。
很多地方对于一般的土匪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的,大吴的土匪不少,朝廷还要对外打仗,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那些土匪。
可是造反是不一样的,造反是真正砍头的。大吴的律法中是这样记载的,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子妻妾亦同、祖孙、兄弟、姊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男夫年八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余条妇人应缘坐者,准此,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不限籍之同异。
这些大罪差不多是这样的,但是不会有罪责比谋逆更重了。要是有的话,应该就是刺杀皇帝,可是刺杀皇帝这种事情,和谋逆相差不多。
谋逆可是重罪,所以只要是敢用谋逆为非作歹的人,就都是那种真正的亡命之徒,至少也是训练有素的组织,能够为之献出生命的人。所以这些人当中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去死的,至少也是对死没有多大的反感的,而且在这里带着,也不可能是永久性的,而且可能在离开这里之后,给了他们一定的好处,所以他们就算是死在这里,也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这些人对于他们来说,绝对不是占少数的一部分,所以齐年北才会觉得宋衡的想法太过于简单。
张燕山是很相信齐年北的,于是他说道:“那我们进去吧,在这里耽误时间,反而是不值得,现在外面的天色估计不早了。
我们这边的事情还要告诉陛下那边,要是陛下那边等的过急得话。我们这边反而是什么好处都没有了。
诸位都不容易,既然走到这里,也不想空着手回去吧,难不成诸位就是如此半途而废的吗?
反正在下是一定要进去的,诸位要是不想进去就在这里等候,有事情不需要您们承担,但是接下来的路程吗,和你们的关系也就是不大了。”
张轩这次没有为他们说话,这种事情既然摆在这里,他说什么也都是无用的,还是那句老话更适合这里的境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要是他们想要争取,只需要向前走一步,那么就是他们的荣华富贵,可是他们是不想的,那么他也就言尽于此,这份功劳参与到的人越少,每个人的封赏就越多,越是这种封赏,越是能够给人诱惑,“我先进去了,你们看着办。老夫今日的话言尽于此,要是再帮你们说话,老夫还不如死在这里。”
张轩的年纪不小,但是他从来没有自称过老夫,对于他来说,要不是特别生气,是不会用上这些称号的。
这次的事情比较特殊,没有皇帝的旨意,这些人有不是宋衡的身边人,对待宋衡有些抗拒是正常,但是如此行事,就是有些不把宋衡的身份看在眼里了。
他看待自己一步一步带到现如今境地的年轻人,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只是他也无可奈何,有些东西是教不会的。
而且羽林卫中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有这样的事情,他不意外,只是不知道皇帝和他面前这位齐国公,是怎样的想法,他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宋衡接管羽林卫,管一管现如今的羽林卫,不需要做得多好,只需要比他好就行,他对于现在的场景无能为力,这些场景只能靠宋衡这种天纵奇才,这种天生的掌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