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产业布局(2 / 2)

冰之官阶 域外飞雪 2284 字 6天前

看着台下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苏誉呵呵笑道:“不要那么没出息,这才是个开始。只要政府把自己当企业来看待,大家都有主人翁的觉悟。我相信,开发区职工干部的工资收入会在全国名列前茅。

别怕被人嫉妒,因为我们在努力工作的时候,他们在喝茶聊天。我们的工资奖金不是财政拨款,是大家努力挣来的,他们的工资奖金是老百姓供养的。也许我们交的利税,还在养活喝茶看报的他们。

相信我,到那个时候,这里的老百姓给个干部都不当,因为他们比干部职工得到的实惠更多。”

苏誉话说完,会场里集体起身,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

会议结束后,苏誉安排秦望东对接轻工设计院,下午就和李济源去了北三村。他来这里的目的有两个,其一,准备把集体产业园放在北三村临山的石渣荒滩上,这样既避免了征地拆迁,还保护了基本农田,还能提高荒滩的利用价值。

其二,他约好了今天下午和高速公路谈石料供应和砂石路铺油的事项。

高速路的路基雏形已经形成了,从北三村村头经过拐了一个弯,弯子以南沿山区域有一段宽约两公里,长约四公里的沙石滩,这就是苏誉准备建设集体产业园区的理想用地。

看了一圈,李济源说道:“苏主任,这地方好,在北三村和上铃村的中间,属于三不管地方,使用没有任何难度。唯一不好就是,上面石渣包太多,施工难度大一点,就是稍微增加建设成本。”

苏誉捡起一块绿白相间的石块,仔细看了看说道:“这有什么,比起征地补偿要省事多了,还在几个村子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我问过北三村领导了,说这是三不管地带,属于公共区域,区政府随便用,保证没人说话。

你看看这石头就知道了,金属含量不低,这样的地质,除了工业使用,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利用价值,这地下应该都是这样坚硬的石块。如果能更好的利用这块不毛之地,不但能为老百姓带来受益,还能为开发区再拓展一个新的城镇。

你看石梁子村,街道宽广,布局合理,距离这里也就三公里的样子,以后绝对能成为园区的生活区。再看二道岭村,家连着家,房连着房,虽然距离园区最近,但他没有发展潜力,只能被漠视。”

苏誉的介绍,让李济源眼睛一亮,他想到了工业园区的发展,但没有想过带动城镇化的效果。经苏誉这么一说,他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座现代化的山城拔地而起。

“苏主任,这地方不小,那为什么不开辟一个生活区,这样不就会更加的方便大家生活吗?”李济源说道。

苏誉摇摇头说道:“再环保的工业园都有一定的污染,最起码的噪音和气味污染,你没有办法全部隔绝。还有很多的潜在威胁,比如火灾,爆炸等等,不可抗拒但实实在在的存在的隐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牌工业国家刚开始就是你这种想法,后来血的发生了很多血的教训后,才把生活区和工业生产区彻底分开,有些硬性规定,十公里之内不能有居住区。我们这是个轻工业园区,危险性也不是很大,但还是要有所防范。谁知道以后工业园区会上啥项目,到时候,我们也不在这里了,防范性还是得有。

我的想法,一旦这个工业园开始运作,在石梁子建小康示范村,把几个村合成一个大集体,成立铜山开发区兴北区,践行集体所有制。难道你不想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治下出现一个华西村,或者一个大邱庄那样的经济大集体吗?”

苏誉不但是个好的经济专家,还是个画饼高手,没说几句,就让李济源心潮澎湃,幻想连连。

两人进了北三村扶贫指挥部,陈瑞莲和牛二柱,张云山几人在讨论什么。

见苏誉和李济源进门,几人停下说话,全部起来迎接让座。

苏誉在这里又看到了朱红莲,这让他想起那天晚上的朱老师,是那样的奔放,那样纯粹,尤其她的那句名言,苏誉时常还能想起。“我只偷,不惦记。”她说到也做到了。

长时间没见,朱红莲有些羞涩,但说话还是那么直接。“你就偏心张丽和瑞莲姐,还好张丽和瑞莲姐想着我,知道北三村要并进开发区后,我就立马申请来了这里。现在我也算你开发区的人了,你得把我的组织关系转到开发区。”

听到朱红莲给苏誉下命令,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李济源知道这几人都是一个办公室的,而且关系都很不错,他觉得这样的要求合情合理,也没有感觉有啥不妥。

对朱红莲这样的要求,苏誉哪里有不答应之理,何况他对朱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关键时刻还能想起朱老师那挺拔的身姿。这种正常的工作调动,也不牵扯编制,也不违反规矩。

朱红莲不做作,大大方方的性格,苏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