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很担心被出卖。
这种惶恐不安始终困扰在他心头。
更让他不安的是,刘瞎子因为三头牛,又开始去县里闹了。
刘瞎子这人没啥心眼,仅有的几个心眼,也是死心眼。
只要他认准的事儿,谁劝都没用。
现在他隔三岔五去县里闹,刘青天要是不消停,他也别想好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给牛增大饲料量,减少劳动量。
现在没人种地了,但老牛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队长派人专门伺候老牛,每天五顿饲料,吃不下就用棍子硬往下捅。
现在的野草正是嫩的时候,水分特别多,老牛吃多了就开始拉肚子。
可即便是这样,依然挡不住他们变态一般的喂食方式。
只希望,半个月以后,能让牛能顺利长大。
此时,已经到了三月,天气彻底转暖。
县里按人数派发的鸡苗和鹅苗也发下来了。
所谓的“苗”,就是小崽子。
虽然是队里给发东西,可一到这时候,大家就叹气。
虽说鸡鸭鹅都属于杂食动物,可还是需要花费心思照顾。
附近都是山区,黄皮子多得很,还很难放住。
鸡鸭鹅刚长大一点,还没等产蛋呢,直接被叼走了。
到头来,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让人发愁的是鹅苗。
大鹅养殖时间太长,太耗费精力,而产蛋率又不如鸡鸭。
想提升产蛋率,就必须放在水边养,吃点鱼虾长得更快。
可吴家沟有一个算一个,人品都挺操蛋,保不齐就被谁偷了。
大鹅长得都差不多,又没有身份证,一旦丢了,就别想找回来。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导致村民对培育鸡崽鹅崽极为抵触。
可不领又不行,这是上头摊派的任务。
作为吴家沟的一员,陈东自然也有权利领。
排在他前面的,正是王二。
王二一直在讨价还价,不想要鸡蛋,想把鹅蛋换成鸡蛋。
可这东西都是定额分配的,哪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陈东一听,赶紧凑上前。
王二不要鹅蛋,他要!
王二一听还有这好事,哪有不换的道理?
立马用四个鹅蛋换四个鸡蛋。
在陈东眼里,这可是极具价值的东西!
生态链的核心原理,其实就是相辅相成,好多看着没关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
比如,鹅粪。
陈东还剩三只鸡崽,外加四个鹅崽。
陈东先在家里做了几个鸡舍,先把鸡崽子放进去,便转头往山上走。
所有人都觉得,鸡崽子长不大,是因为平时吃的饲料不够多。
实际上,鸡根本吃不了多少东西,随便有点吃的就够了。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抵抗力。
鸡是特别容易患病的家禽。
除非是爆发集体性的鸡瘟,否则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这就导致养鸡到最后,鸡毫无征兆地死亡。
想把家禽养好,抵抗力和吸收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