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大手一挥。
“嗐,我还以为是多大都事呢?这事我知道。
而且我的电影也没那么快开拍。”
戴笠停顿了下,左右看了看。
勾手示意两人过来。
三个脑袋凑成一团。
戴笠压低声音说道。
“据说戴导的下部电影,野心不是一般的大,那可是要冲击海外市场的大制作。
这么好的机会,我当然要在里面好好学习一番。
指不定就让我学到,怎么运作海外市场,冲击好莱坞奖项的门路。
就算没学到,在这里渡个金出来,借着这个名头,忽悠土大款,给我们的电影投资也容易许多。”
俞洲和姜明月对视一眼,两人都很惊讶。
姜明月确实知道这部电影要冲击海外市场。
不仅冲击成功,成为第一部从演员,到制片,到导演,到编剧,到演员,到资方,全都是种花国人。
凭借影片绝对的硬实力,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
而后,电影制片人乘着这个东风。
和第一部完完全全由种花人,出品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名头。
大肆营销一波。
又因为《大逃杀》还是很难得的,兼并艺术,人性,商业,并存的佳作。
也是辛穆在她上辈子那个世界,所有作品里的巅峰之作。
不仅是国内票房,霸榜票房最高,《大逃杀》上映后10年,都无一部作品超越。
海外票房的收益,更是破天荒的,直超2亿美元。
更不要说,后续的DVD收益,海外播放版权的收益。
真真正正的让辛穆成为另一个余华。
余华老师自己都说,他是靠《活着》活着。
辛穆有一次采访,也模仿余华老师的话,说自己这辈子就算什么都不做。
也能靠《大逃杀》活着。
这个亮眼战绩,让所有能从《大逃杀》分一杯羹的人,都喜笑颜开。
根据后来媒体采访《大逃杀》的演员,他们零零碎碎透露的消息。
据说那段时间,就连平时最不苟言笑的辛导,见人都笑呵呵的。
这样一部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的佳作。
就像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坦途。
让辛穆这个年过四十才踏入,影视圈的老‘新人’。
后来居上,成为种花国导演的第一人。
包括辛穆在内的所有投资人,全都赚得盆满钵满。
上面的人吃肉,下面的人也能喝汤。
只要是参与了《大逃杀》制作的工作人员。
无一不是业内,争相高价聘请的香饽饽。
在这个时候,这部名留影史的佳作,还未立项。
所有人都不知道《大逃杀》是个,通往财富自由的通天坦途。
要不是没有钱,她都想掺一脚。
投资《大逃杀》那是绝对的暴利。
虽然在这个世界,也有可能出现。
奥兹之前和她说的,不同的世界,因为编剧换了,导演换了,投资方换了。
导致蝴蝶效应。
从而使一部大爆的电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烂片。
其他人的影片,姜明月可能还会有这个考虑和担心。
但辛穆出品的作品,她完全不担心。
辛穆可是业内出了名的,只要你有能力,有才华,只要你的才华被辛穆看到,入了辛穆的眼。
你就有机会,成为辛穆的自己人。
他是最典型的,‘用人唯亲’的代表。
这是圈内的共识。
且并非贬义。
更多的是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