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夏元吉松口,下西洋可行(2 / 2)

夏原吉仿佛隔着时空,看到了百年之后的大明末年。

昔日大明的繁华如过眼云烟。

只剩残垣断壁的城镇,衣衫褴褛的百姓,许多人因饥饿倒毙街头,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可父母无奈易子而食。

各方势力相互攻伐,瘟疫肆虐横行,资源匮乏。

在这人间炼狱中,天下百姓如蝼蚁般苟延残喘。

朱棣继续说道:“大明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明却只占整个世界的很小一部分。”

“也就是说只有依靠国外的资源进行‘殖民’,才能让华夏这片土地避免三百年王朝周期论。”

夏原吉听后忍不住连连点头。

对啊,三百年王朝周期论,说到底就是随着人口的发展,资源不足了。

那么这个时候自然就有两种办法。

一是从问题本质上解决问题,也就是华夏子民。

还有一个就是从另一个地方再次获取资源。

上面两个选项无论哪一个,都可以解决王朝三百年周期问题。

在华夏子民与国外子民牺牲哪一个上,夏原吉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前者。

这在他的眼里,压根就不是一个二选一的命题。

他入朝为官,就要对大明的百姓负责。

至于国外……

大明的坚船利炮不是摆设。

拿你资源你要是不服,那肯定要揍你。

就比如漠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华夏与草原的战争,千年来从未停过。

现在不趁着大明实力强大去海外占便宜,总不能等到海外诸国发展起来,倒反天罡的跑过来抢你东西?!

夏原吉恭敬的对着朱棣行了一礼,诚恳的说道:

“陛下,为了华夏万千子民,下西洋一事,可行。”

小主,

朱棣看着夏原吉的态度转变,心中顿时舒坦起来。

“这个你放心,朕已经让太子告诉那些士绅阶级凑钱了。”

朱棣这个皇帝可不会跟明末的崇祯一样。

他已经决定要将士绅阶级彻底捆绑在下西洋的事情上,如果朱棣想要做一件事情没有做成,而且这件事情还是对大明有利,那么他是真的会对那些士绅阶级进行抄家处理。

夏原吉问道:“陛下,不知道何为‘殖民’!”

夏原吉不知道如何进行,但是他隐约猜到了。

“殖民”是一种资源的上的掠夺。

朱棣摇了摇头:“目前我也没有搞明白。”

可不是嘛,人家陈羽上一次喝酒的时候,说目前下西洋的事情还没有一锤定音。

所以便跳过了这个话题。

“那陛下赶快去找道衍大师询问,这么大的事情臣要是不知道结果,恐怕晚上要睡不好了。”夏原吉赶忙说道。

“不是道衍。”朱棣道。

“难道是太子府上的属官?”

“也不是,提出这些见解之人,只是在市井一间小酒楼的掌柜的。”

尼玛!

夏原吉立马懵逼了。

你但凡说杨士奇或者是杨荣,我都信。

结果是小酒馆掌柜的,他属实没有想到。

夏原吉突然想到之前有一段时候,他收到了朱棣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