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风凌关之战(2 / 2)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双方都疲惫不堪。但谁也不敢放松警惕,因为双方知道,一旦稍有松懈,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夜幕降临,战场上暂时恢复了平静。但双方都在紧张地筹备着第二天的战斗,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谢桓站在关隘上,望着下方的战场,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赵恒的大军兵力众多,实力强大,而且还有太原王氏等世家的支持,如果这样持续下去,风凌关迟早会被攻破,必须想办法尽快打破僵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一夜的思考,谢桓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挑选了一批精锐将士,准备在黎明时分对赵恒的大军发动突袭。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谢桓率领着精锐将士们悄悄地打开了风凌关的城门,向赵恒的大军冲去。

赵恒的大军没有想到谢桓会在这个时候发动突袭,一时之间有些慌乱。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组织起了防御。双方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谢桓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杀向赵恒的大军。谢桓的勇猛激励了身边的将士,大军士兵也纷纷奋勇杀敌,一时间赵恒的大军节节败退。

赵恒得知谢桓发动突袭后,立刻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支援。赵恒骑在战马上,挥舞着宝剑,大声喊道:“诸军将士,不要慌张,杀!”赵恒的出现稳定了军心,靖难大军开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双方在战场上陷入了僵持状态,谁也无法取得明显的优势。

在激烈的战斗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双方的将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但依然咬牙坚持着。谁也不知道这场战斗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但众人都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必须为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而战。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了暴雨。雨水打在将士们的身上,让众人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但这场暴雨并没有让战斗停止,反而让双方的战斗更加激烈。在暴雨的掩护下,双方都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试图在这场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雨越下越大,战场上的局势也变得越来越混乱。双方的将士们在雨中奋力厮杀,喊杀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在这场混乱的战斗中,谁也无法预料到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雨终于停了。战场上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尸体堆积如山。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无力再继续战斗。赵恒望着眼前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无奈。赵恒知道,这场战斗暂时无法分出胜负,必须重新调整战略,寻找突破风凌关的方法。

谢桓也同样疲惫不堪,但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坚定,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不会让赵恒的大军轻易突破风凌关。谢桓带领着将士们回到关隘上,开始紧张地筹备着下一场战斗。

风凌关之战,陷入了僵持状态。但双方都知道,这场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双方都在等待着时机,准备再次发动攻击,为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而战。

风凌关下,战火的余烬尚未完全熄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凝重的气息。赵恒望着眼前巍峨的关隘,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策略。此时,太原王氏家主王伯渊来到赵恒身边。

王伯渊捋着胡须,微微眯起眼睛看着风凌关,缓缓说道:“殿下,这风凌关久攻不下,实乃棘手之事。臣有一计,或许可解当前困境。”

赵恒转过头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问道:“王家主有何妙计?”

王伯渊微微颔首,说道:“这忠武将军谢桓忠勇可嘉,然其为赵泰守关,实乃明珠暗投。我等可尝试劝降谢桓,若能成功,风凌关不攻自破,殿下的大业也将更进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恒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道:“王家主所言有理,只是这谢桓忠心如铁,恐难以劝降。”

王伯渊微微一笑,说道:“殿下放心,臣观谢桓并非愚忠之人。且如今赵泰得位不正,天下人心惶惶。我等起兵靖难,乃是为了恢复正统,还天下一个公道,今日两军阵前,谢桓肯定放不下面子服软,待臣再去私下见他一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许能让谢桓回心转意。”

赵恒微微颔首,开口道:“既如此,那就有劳王家主前去一试。”

王伯渊拱手道:“殿下放心,臣定当尽力。”

王伯渊带着几名随从,来到风凌关下,抬头望着关隘上的守军,大声喊道:“吾乃太原王氏家主王伯渊,求见忠武将军谢桓。”

关隘上的守军听闻此言,立刻前去禀报谢桓。谢桓此时正为战事焦灼而忧心忡忡,听到王伯渊求见,心中不禁有些疑惑,思索片刻,决定见见王伯渊,看看其有何意图。

谢桓来到关隘上,望着下方的王伯渊,冷冷地说道:“王老家主,你来此何事?”

王伯渊微微一笑,拱手道:“谢将军,久仰大名,今夜前来,乃是有要事与将军商议,将军不如先打开城门放王某进城详谈?”

谢桓皱着眉头,说道:“进城就不必了,你我如今立场不同,免得被别人误会,王家主有话直说,不必拐弯抹角。”

王伯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阴沉,随即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谢将军,你可知如今的局势?赵泰弑君杀兄,得位不正,天下人皆愤懑不平。二皇子赵恒殿下身为皇室血脉,起兵靖难,乃是为了恢复正统,还天下一个公道。将军你为赵泰守关,实乃不明智之举。”

谢桓面色一沉,说道:“我乃朝廷将领,只知忠君报国,赵泰乃当今皇上,我谢桓自当为其守关。”

王伯渊摇了摇头,说道:“将军此言差矣。赵泰得位不正,何以为君?将军你忠勇可嘉,但也要分清是非曲直。如今赵恒殿下起兵靖难,乃是顺应民心之举。将军若能弃暗投明,加入殿下阵营,不仅可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能成就一番功业。”

谢桓沉默不语,心中陷入了沉思。谢桓自然并非愚忠之人,也知道赵泰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但身为将领,又岂能轻易背叛朝廷。

王伯渊见谢桓有所动摇,继续说道:“将军,你想想看,这风凌关久攻不下,双方都损失惨重。若继续僵持下去,只会让更多的人失去生命。而将军你也将陷入绝境。何不趁此机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呢?”

谢桓抬起头,看着王伯渊,开口道:“王家主,你所言不无道理。但我谢桓身为将领,不可能轻易背叛朝廷。”

王伯渊闻言眼中眸光一转,开口道:“谢将军深明大义,王某理解将军的顾虑,其他的王某也不再多言,还望将军重新好好考虑考虑,做出明智决定,以免错失良机。”

说罢,王伯渊转身离去。谢桓望着王伯渊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谢桓知道,自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一边是忠君报国的信念,一边是天下百姓的福祉,究竟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