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继续书写,片刻之后才想起鸽子的事。
他随手拿起竹筒检查后,抽阅信纸。
“莎车国 ** ,又下一城。”
脸上现出难以抑制的笑容:“好!”
“吾侄出色!”
“来人,立刻入宫奏报捷报!”
——
咸阳宫内殿,扶苏伏跪于御桌之前。
“铁轨造价虽巨,然而承重远胜寻常道路,维修也不复杂,省时省力。”
他抬头望向父皇:
“臣思量若是在京周边试验,或可用于连接各个粮库,减省道路修复费用。”
始皇帝的目光静穆:
“铁路之重要你也明白。寡人既允准你掌管政务,你自行定夺。”
扶苏点头致意。
始皇帝追问:“你在担忧耗费问题吧?”
他笑了笑。“铁厂建成后铁价会大幅下降,那时候再施工更合适吧。”
“成本一旦降低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扶苏思索片刻:
“应视财政状况推广至矿区和军港。”
始皇帝轻轻摇头:
“你来看地图。”
手指划过舆图:“将来,如果真的如你所言,铁价像草芥一样低廉。”
“从咸阳开始,通到北地和南越。”
“再到各六国旧土,编织一张铁路网贯穿全国。”
扶苏目瞪口呆,心中涌起无尽赞叹。这的确是千秋万代的根本工程。
何须计较区区钱粮?
始皇帝眼中光芒闪耀:
“这才是真正的霸业蓝图。”
这一计划,足以改写大秦的未来。
改写后的版本:
从咸阳到江南,即便直线距离也有数千里之遥。如果修建铁路,即便是全程无弯,消耗的铁料也要上亿斤,更何况需要更多的矿藏来支持这项浩大的工程。天下资源再丰富,能够负担起这样的梦想吗?
“子淳,朕命你掌管天下的工业事务。”始皇帝来到子淳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但是你的身份仅限于此吗?”
“不!”子淳回答。
“你是朕的儿子。”
“心中要时刻装着这片江山!”
“将来,这天下将交给你。”
“记住了吗?”
那一瞬间,子淳感觉到沉重的责任像大山一样压在肩头。他默默点头:“儿臣铭记在心。”
这时,门外响起一前一后的脚步声。
“陛下,蒙太尉求见。”侍卫低声说道。
“宣。”
始皇帝目光深邃地看着儿子,缓缓回到了座位上。
“陛下……”蒙毅带着喜色走入,紧紧攥着袖中的竹简。“陛下,好消息来了!”
“怎么,是捷报吗?”始皇帝轻轻调侃。
“嗯……”蒙毅偷偷看了看子淳,心中五味杂陈。他拿出竹简,将其中的消息呈给始皇帝,“莎车国逆贼折木特不服朝政图谋作乱。而我的族侄,率百人出使西域,在历经千辛万苦后成功诛杀此贼,如今莎车举国投诚大秦。祝陛下万寿无疆!”
始皇帝惊讶不已,反复研读那短短两行字。
“将门之后,不负众望!”始皇帝赞道,“以区区百人之力,平西域一国,此等壮举足垂青史!”
蒙毅听了心里比蜜还甜:军队里目前只有兄长一人独撑局面,但蒙甘立功后定得重赏,未来必将为家族带来无限风光!
“老师神机妙算。”子淳笑道。
蒙毅脸色变了变,转向他,复杂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得了。”
离了**就不会说话了吗?
“蒙太尉,蒙甘的一切行动都是**指导的,甚至连他的秘密武器也是出自**之手。”子淳接着说。
“咳……”
蒙毅猛然咳嗽起来,试图打岔。
“蒙太尉,您不适吗?”子淳关切问道。
“没,没事。”蒙毅抚着胸口心想:再提,老夫真会气死。
子淳笑着:“对了,听说蒙甘尊师,拜过老师。此次归来必定正式拜师。”
“真有此事?”蒙毅疑惑。
这关系可是仅次于血脉亲情!让最有前途的族侄拜* ** 人为师?
虽不情愿,但理智告诉他:利远大于弊。况且* ** 正是太子身边的得力干将,前景无限光明。蒙毅犹豫了下,决定表态支持。
“少府才学出众,蒙甘能入其门下,实属福分。”蒙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