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岳阳楼记(2 / 2)

老滕还在继续。

从两人同科进士,再到进入官场后的点点滴滴。

从他的满腔抱负从朝堂到这巴陵一小郡之地。

他似乎想要这一刻发泄心中所有的不忿。

“范仲淹”只是安静的听着。

耳边,是好友的抱怨和怨怼。

而眼前,透过窗户,看到的又是一片春风和煦,碧波荡漾的景象。

洞庭湖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成群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两种不同的感受不断冲击着他的神经。

一边是好友的拳拳抱负,一边是国泰民安山河秀丽。

这一刻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范仲淹”脑海中呼之欲出。

“子京,我曾探寻过古时各位圣贤的心境和思想,发现他们之所以能为圣成贤,是因为他们不会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范仲淹”脑海一片清明,看着窗外的沙洲飞鸟景色朗声道:“你我在朝为官,为的不是你我个人荣辱得失,为的是天下清明百姓民生。”

“身居庙堂时,则为百姓担忧,为民生社稷而舍身抱负。”

“而即便不在朝堂君主之侧,也应时刻为君王社稷考虑;你在巴陵郡所做的一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又何尝不也是在施展自身抱负,为君主分忧呢?”

“所以,你应该在意的不是在哪个位置,而是在其位有没有尽善其事。”

“你我二人相交莫逆,从同科进士到一朝为官多年,难道做了官,眼里就只有官了吗?”

“你我眼里应该装着的是天下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年曾一起许下的伟大宏远,子京你都忘了吗?”

一番话振聋发聩,听得老滕那是热血沸腾,老泪纵横。

“子京万死不敢忘!”

老范一脸欣慰:“是啊,你要是忘了初心,如今的巴陵郡也不会是眼前这副光景,而我也不会来这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的话,我在这一条为国为民的道路上,又有什么依靠呢?”

说完,老范直接转身,在纸上刷刷刷挥毫落笔。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老范落笔便一气呵成,好似胸中早有腹稿一样。

每写一句,脑海中山河镌秀民生壮丽的景象也越来越清晰。

写到一半,纸上蓦然绽开片片莲花。

快要结尾时,整个屋子都已经被数不清的文气金莲填满。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最后收笔,一道金光从老范体内冲天而起。

透过岳阳楼的屋顶,直接没入天上的云层中之中。

金光撕开云层,仿佛也撕开了两个世界的壁垒。

龙国的万家霓虹,凭空出现在岳阳楼上空。

每个正在忙碌的古人,看着那天降神迹中的一幅幅画面,满是憧憬和自豪。

因为,他们从血脉中感受到,那是他们传承的延续。

而另一边的龙舟节活动现场。

在江阳写完岳阳楼记全篇后,同样将数百年前岳阳楼前庆典的画面投影投射到了空中。

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更是在此刻深深刻印进了每个龙国人的灵魂深处。

意识回归,江阳直接就麻了!

小统子,还特么得是你会玩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