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二零八五年二月三日。
春节。
晚上。
丽湾花园。
姜淤泥和唐颖梨两人吃过饭后便出门了。
两人来到一处城市公园。
还没踏入公园便看见外面人山人海,不断朝公园门口涌去。
姜淤泥呆呆道:“好多人。”
唐颖梨浅笑道:“那是自然,毕竟灯会也是极具年味的活动之一了。”
“会不会赏灯不重要,主要是为了感受氛围是吗?”
“嗯哼,孺子可教!”
踏入灯会。
两人便仿佛闯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一盏盏造型各异的花灯,争奇斗艳,绚烂夺目。
两人远远便看见那以生肖龙为原型的花灯昂首摆尾,龙须灵动,璀璨的灯光勾勒出它矫健的身姿。
鳞片仿佛在光影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下一秒便要腾空而起,直上九霄。
甚是霸气!
两人走马观花,便来到一条蜿蜒的小路。
沿着小路前行,两侧的花灯如繁星般闪烁。
有寓意团圆的圆形花灯,上面绘着精美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娇艳欲滴,仿佛能闻到那股淡淡的花香。
还有展现民间故事的宫灯,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动人的传说。
其中。
有一盏宫灯主体呈正八棱柱形,结构规整而大气。
红木质地的框架坚实厚重,表面精心打磨,光泽内敛而温润,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八面的灯罩均由薄如蝉翼却坚韧的宣纸制成,每一面灯罩上都绘有八仙过海的精彩场景。
吕洞宾身着道袍,手持纯阳剑,剑身光芒闪烁。
铁拐李则依靠在他的铁拐之上,神情悠然,身侧的葫芦口雾气缭绕。
何仙姑手持荷花,花朵娇艳欲滴,花瓣的纹理清晰可见。
诸如此类。
光影摇曳间,八仙们仿佛活灵活现地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各显神通。
唐颖梨笑道:“古有八仙过海,今也是有素手冻结一方界啊。”
姜淤泥忽然道:“唐老师你说,古时流传下来的这些神话故事会不会是真的?”
唐颖梨偏头看向他眨了眨眼:“为什么这么说?”
“吴叔叔之前不是说我们国家有个科学家发现了人的体内有神念的存在吗?”
“你是说这个神念是神话里的这些神仙留存下来的?”
“说不定呢。”
“可神话故事只不过都是些民间传说、文学作品或者宗教文化而已。”
“那谁说传说传的不能是真的?也许只是世人,甚至是连传的那个人都觉得它是假的罢了。”
唐颖梨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姜淤泥。
她又一次萌生了一股冲动,想把这家伙的脑袋撬开来看一看!
她也是这样说的:“你可以撬开脑袋让我看看吗!”
姜淤泥顿时捂着脑袋小声哀嚎道:“补药啊唐老师,学生会鼠的!”
“扑哧!你是要让我笑鼠吗!”
鼠:首先,我没有惹你们任何人。
两人继续往前走。
他们看见了一盏花灯。
灯身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祝英台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女子。
她女扮男装求学,途中邂逅了同窗梁山伯。在书院同窗共读的过程中,他们一起谈诗论文、形影不离,感情日益深厚。然而,梁山伯一直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
后来祝英台被家人催促回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途中祝英台多次暗示自己的女儿身份和对梁山伯的爱慕之情。
可梁山伯生性忠厚,没有领会。
当梁山伯知道真相后,赶到祝英台家求婚,却发现祝英台已被家人许配给了马文才。
后来。
梁山伯因相思病重,不久病逝。
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姜淤泥认真地看着这个故事,有些许疑惑。
唐颖梨笑道:“你是不是有些不解,觉得他们很傻,明明是一张嘴的事情。”
姜淤泥如小鸡啄米般点了点脑袋。
唐颖梨娓娓道来:“从现代的角度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行为可能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男女婚姻不能自主,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他们最后的殉情,其实也是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最强烈的抗议。
他们的故事也是华夏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哦。”
姜淤泥了然:“所以也是迫不得已和无奈是么?”
唐颖梨颔首:“嗯...嗯?为什么是也?”
姜淤泥目光略微有些慌乱:“我看网上有些小说也是这么写的”
可因为是晚上,唐颖梨也没看出来他的异样。
“哦,那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