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此起彼伏的叫声(1 / 2)

大豆榨油分为冷榨和热榨,没有研究过这方面的姜团自然不知道。

他就是把自己从视频上看到、记下来的那点儿榨油知识告诉郁渊,剩下的都是对方和工匠们总结出来的东西。

郁渊和工匠们发现,不经过处理的菽和经过蒸炒的菽都能榨出油来,和现代人一样,他们简单的把前者称为为冷榨后者称为热榨。

两者都试着榨过之后,他们最终选择了热榨。

倒不是大夏人和现代人一样,嫌弃冷榨的豆腥味,在没有油吃的古代豆腥味根本不是问题,他们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后者的出油率更高。

大夏的豆子没有像现代那样经过品种优化,本身没有现代豆子圆润饱满,如果再选择出油率低的冷榨,更榨不出来多少油。

又由于热榨的豆油比冷榨的豆油香味重一些,为了让百姓们能闻到,自然更要选择热榨。

虽然为了向大家演示,少府工匠直接在空旷的河边榨油,那点香味其实飘不了多远就没了,但是离得近的百姓还是能闻到。

为了让油的香味被更多的人闻到,姜启想了个绝招,直接把姜团弄出来的炸鸡块搬到了河边,现场制作。

皇宫膳房的庖人在岸边建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把专门制作的大铁锅放到灶台上,倒进刚榨出来的油,点火烧油。

等油烧到一定程度,把事先准备好的鸡块放下去,刺啦的声音立刻响起,鸡块开始接受热油的洗礼。

买过炸鸡的人都知道,如果一条街上有一家炸鸡店,基本上来到这条街的人都能闻到。

现代人经过各种美食的轰炸,依旧会对炸鸡的香味有反应,更别提几乎没有吃过油炸食物的大夏人了。

当鸡块放进滚烫的豆油里不久,周围所有的百姓都有了反应。孩子们流下了口水,大人们能控制住自己的口水,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肚子。

此起彼伏的叫声在人群中响起,可谁也没有笑话谁,百姓们都在努力用自己的鼻子去闻,大有种闻了这次没下次的紧迫感。

百姓们还沉浸在这种难得的香味里无法自拔,大锅里的鸡块已经被炸熟。

庖人把鸡块捞出来,放在边上的竹筐里,等都捞完了,有一个官吏模样的人站在凳子上,开始高声说话。

这个说话的官吏名叫谈风,是少府精挑细选出来的。

他在百姓中的口碑不错,比其他官吏更善于和百姓沟通,不会说些之乎者也的话,让百姓听不懂。

他见百姓们的所有注意力都在炸鸡上,知道这会儿说其他的事情根本没人会认真听,干脆从炸鸡说起。

“各位闻着这炸鸡香不香?想不想吃?”

香,当然香了。好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闻到过这么香的味道。至于想不想吃,那不是废话吗,谁闻到这么香的的味道不想吃?

在中原混战时期,要是谁拿出来这么一锅炸鸡,立刻能让很多人为他卖命。要是流民们知道谁家有这么一锅炸鸡,估计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

现在也就是大夏建立,百姓们安定下来勉强饿不死,有了些理智,再加上边上有兵卒的震慑,否则估计会有很多人经不住诱惑前去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