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了,怎么都支支吾吾的,我听小妹说小夏在大姑家,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大姑家也有孩子,能行吗?。”
易立东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
“是,我是让小夏去你大姑家了,娘也是没有办法啊!”杜鹃一脸难色地回答道。
“那您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易立东不耐烦地催促道,他已经等不及要知道真相了
。“是这样的……”杜鹃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开口讲述起事情的经过。
原来,就在易立东离家后的第三天里,易立秋突然发起了高烧,并伴有剧烈的呕吐和恶心症状。
无论如何努力,她的体温始终居高不下,而且不断呕吐。
大队的医生开出了一些药物,但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医生建议,如果病情持续恶化,必须前往公社寻求更专业的治疗,因为大队的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提供更好的救治手段。
杜鹃看着眼前的情况,心里一阵发凉,她知道大队里的赤脚医生肯定治不好,必须得去公社才行。
可是天色已晚,身上又没钱,只好先带着孩子们回家。但没想到,当晚易立秋的病情突然加重,开始发起高烧来。杜鹃心急如焚,赶紧和易小夏商量对策。
最后,他们决定带着两个妹妹一起去公社找医生看病。
夜晚的路格外难走,四人轮流背着易立秋,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公社的医院。
然而,由于是深夜,只有一名值班医生在。这名医生医术不精,只会按部就班地治疗感冒发烧。
杜鹃手头拮据,只交得起两块钱的医药费,这点钱仅够挂水。医生无奈之下,只能给易立秋挂上点滴,观察是否能退烧。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杜鹃心急如焚,但又无能为力。她担心易立秋的病情会恶化,却又无法改变现状。
易小夏虽然年纪尚轻,但她非常懂事,默默地照顾着生病的弟弟。妹妹则乖巧地待在一旁,眼中满是担忧与不安。
还好等了一会易立秋的体温好像降了点,这让大家悬着的心暂时落回肚子里,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值班医生表示看不出是什么病,得等其他医生上班后再仔细检查才能知道具体情况,同时还不忘提醒杜鹃多准备些钱,毕竟不知道是什么病,钱当然是越多越好。
杜鹃等人在公社根本没有亲戚朋友,也不知道治病需要花多少钱,更不知道该找谁借,一时间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困境。他们只能先等待医生上班,然后祈求医生能否通融一下。
易立东听着这些往事,能深切感受到母亲当年有多么绝望。
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六岁,最小的只有十岁,其中一个还生着病,而她手中却没钱,甚至连孩子得了什么病都不清楚。
那时候,母亲一定感到无比的无助与绝望。易立东不禁后悔,如果当初他没离开家,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吧……
不过看到易立秋现在好好的应该不是什么大的病,只不过是怎么牵扯到小夏的?
原来易立秋得的是急性肠胃炎,易立东听到最后知道了病症,按理说这个病症应该好看啊。
但是易立东没有考虑到现在的医疗条件,现在的很多大医院的医生都是中专毕业的,就可以想象一下公社的大夫是什么水平了,要么是祖传的中医,要么是中专毕业生,主要还是缺少好的医学院,没办法系统的培养医疗人才。
易立秋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得了急性肠胃炎,本来这种病不算严重,但公社医院的大夫医术有限,无法有效治疗。而易立秋又没钱支付医药费,所以被停药,病情再次加重。
也幸好公社医院有知道这个病症的,不过以现在的能力也只能用药物治疗,这样办了住院加上开的药,她交的钱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也没有地方去借钱,就只能一直拖着没交,但是到了当天下午药就停了,停药之后又开始发烧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