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人不信,豆豆网的工作人员也不信。
他们第一时间排查了后台,却找不到丝毫作假的痕迹。
“老大,应该是真的,技术上没一点问题,而且很多都是老用户了,评论比例也高的惊人!”
“不是,4000多人出奇一致的打了9.9分,你跟我说这是真实数据?”
“不止4000多,这会已经7000多人了!还是9.9分!”
“!!!!”
线上不少人开始为《流浪地球》发声了。
其中几个关键词:新技术!3D!科幻被频繁提及!
面对《星球》庞大的粉丝群和海量的观影人数,关于《流浪地球》的一切还在欲爆不爆的阶段。
直到一名科技圈的权威人士张博文院士发出了一条评论。
张博文:【请问一下,《流浪地球》的3D技术是否是大夏原创的?!】
张博文可不是什么普通人,他是国家研究院数字技术版块的学科带头人。
在3D出来之前,他在这一块的权威程度可是远远高于关海清的。
平时也有不少交流,但两个单位,信息也不一定会那么及时。
再加上3D联合实验室的项目前期都是保密的,研究也已经到了商用状态,根本不需要任何助力。
就连清北大学都知道自己是来捡漏的,团队也不会再加人了。
所以这个消息科技圈看到的第一眼都是一头雾水。
而这个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像一记重锤打在了他脸上。
这特么到底是谁的技术!
闷不出声的憋了个大的。
他们院里还和国外不少研究所有紧密合作,这一块技术进展到什么程度,他张院士还能不清楚。
2D5.0不仅是世界最新的,被认为最接近3D的技术,也被业内认为是近10年甚至20年都无法突破的技术。
老子在这一行都干了几十年了!
想要在2D技术上做点迭代都不容易,你们这是插上火箭弹了?!
怎么特么就出现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了!这是21世纪可以拥有的技术吗?
今天初一,家里小孙女闹着要看电影。
本来打算去看看《星球》的,结果这电影太火了,真的一票难求啊。
勉为其难就看了还有不少空座的《流浪地球》。
一开始问题不大,就是感觉效果过于逼真了一点。
他甚至以为《流浪地球》也偷偷上了2D5.0来着。
直到那巨大的响彻天地的恒星发动机展露眼前,那画面这一辈子他应该都不会忘记!
差点没把他给吓尿了。
一抬头,那高不见顶的天空,惊悚的呈现在眼前,差点没把老头子心脏病给吓出来!
好家伙,他直呼好家伙!
你们憋了个大的,真特么是大的!大的都没边了!
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是360度肉眼可见的3D技术,虚拟现实!
搞得他一个世界科技前沿的老头子就像没见过世面的村里人一样!
你们是修仙了还是接触外星人了?
那个2D5.0给它提鞋都不配!
而且机制和原理他完全搞不懂啊!
看得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小老头满头的问号啊!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实现的。
第一时间发了博客之后,就急匆匆往院里赶。
同时开始通知了不少团队里的人。
“张院,我也看了,正想和你说呢,我查了一圈,找到了院线,这怕真是咱们自己的技术,他们让找复仇者联盟或者清北大学的关海清院士。”
“老关?”
“对,你记得前段时间的3D联合工作室吧?说那个A级项目就是这个!”
“!!!”
“那不是才开始吗?”
他明确的记得那个项目,开始应该2年不到啊,这就应用到电影市场了?
你当新技术是母鸡下崽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