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自己说起要搬到城市里的时候,小凡表情总带着几分犹豫和不情愿,还说等幼儿园和补习班两边都稳定的。
原来两个人投入这么多。
“就你们俩吗?段大哥家的嫂子,还有许桂玲嫂子没参与吧?”于大为又问。
“额……”韩静凡害羞一笑,跟于大为目光对视的瞬间,眼神还有一些躲闪,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许桂玲嫂子也投资了一部分,段大哥家的那位也是,只不过段大哥家的嫂子只出钱,不参与园区管理。”
“嗯,是她的性格。”于大为点点头,“没想到你跟何慧慧搞得这么大,我说何慧慧明明那么忙晚上还总给你打电话。”
“行吧,今天我准备把老屯子的房子收拾一下,晚上回去住吗?”于大为询问。
“成,一会儿我跟桂玲嫂子说一声。”
二人在园区里面走走停停,因为于大为平时总是顾着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时间去了解幼儿园和补习班的情况,也趁这个机会好好询问一番。
幼儿园大班有三个,小班有两个,园区里面幼师一共八人,这里面算上桂玲嫂子和自家媳妇儿。
除了幼师之外,还有一个专门负责保洁的阿姨,以及管理后勤和做饭的赵姨。
目前这个体量在镇子上还算能吃的开,不过今年来他们这边的孩子明显要更多的一些,小班从之前的两个,拓展到四个。
幼师偶尔在排班上可能会排不开。
招收的孩子一般在4岁到7岁之间,如果在镇子附近的孩子不需要住宿那种,一个月15-30块钱左右,这里面还涉及吃饭和不吃饭的问题。
但何慧慧跟韩静凡两个人之前安排的很细致,没有出现过什么毛病。
至于补习班那边,主要是针对初中考高中的那一批孩子进行的补习,涉及一些中考知识点,模拟考试,课外辅导等等。
再有就是补习班的另外楼层里面是做兴趣班用的,不分年龄段,只要想学画画,音乐,下棋,散打的这几种都可以过来。
原本何慧慧走了以后,韩静凡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继续何慧慧的角色,她想过放弃兴趣班。
但思前想后,因为去过市里面,知道农村孩子跟市里孩子在教育上的差距,她忍不下这个心。
最终高价从县里面聘请了几个专业比较强的人过来顶替慧慧的这个角色。
有退休下来的美术老师,有镇子上下象棋和围棋的老先生,有在县城开散打俱乐部的老板。
每周一到两节课,大概一到两个小时,周末的时候算是过来兼个职,孩子们也能借这个机会学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哪怕是于沐雨如今,也在上着兴趣班里面的散打班,基本上每周都会过来跟新来的中年老师学习散打技巧。
操场上的孩子们跳了一会操,眼看孩子们准备去吃饭了,于大为带着儿子也在幼儿园食堂跟老师们凑合了一顿。
也不能算凑合,什么菜花炒肉,糖醋里脊,玉米南瓜粥,小孩子吃什么,老师也跟着吃什么。
只不过幼师们要辛苦一些,一直到照顾孩子们吃完饭,回到各自床位上休息,她们才会开饭。
于大为看到这些幼师非但不觉辛苦,反而说说笑笑的聊着天吃着饭,忽然很感慨。
这些年轻的老师也不是考上大学啥的,都是念到高中然后回到镇子或者屯子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其中一个短发,长相俊俏的姑娘,据自家媳妇儿说,还是自家小妹于芳的高中同学呢。
后来被于芳给介绍到这里来的,有专门的员工宿舍,就在小孩子的宿舍更里面一些。
还有些幼师是当初何慧慧在镇子上找的初中毕业的年轻女孩。
于大为能感觉到,如今这群丫头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足,毕竟在镇子上大家都知道她在幼儿园当幼师,说出去其实跟老师差不多,还是挺受人尊敬的。
于大为一家三口在幼儿园短暂的相聚后,老婆继续坚守岗位,他则是带着孩子先回屯子,把前后院的屋子都收拾一下。
临走之前韩静凡也交代,这边还有几天就可以放寒假了,到时候她也可以歇一歇,陪着他们父子俩置办年货,过年。
于大为理解媳妇儿,也不会觉得他跟孩子被媳妇儿冷落了。
毕竟镇上就这一个幼儿园,有些屯子里家长感觉到了幼儿园里孩子能学习到知识,说什么也不让孩子放假。
以至于寒暑假的时间都无法跟小学,初中的对上。
但付出也是有回报的,如今韩园长在镇子和村子里也是有名气的,甚至还有着极好的口碑。
当然,这些他也是听桂玲嫂子说的。
“爸爸,妈妈跟你说咱们要是搬走?搬去哪呀?”于沐雨坐在车副驾上,之前吃饭的时候听妈妈跟老爸提了一嘴,忍不住好奇起来。
“去市里,不过还只是一个计划,我跟你妈妈正在讨论事情的可行性。”于大为转头看见大儿子紧皱着眉头,不禁继续解释说:“放心吧,如果真的离开屯子的话,会提前通知你的,给你一个参议的机会。”
“好吧。”于沐雨点点头,“爸,啥事参议?”
“家庭级会议的一种说法,你有参议权,所以你也要认真考虑一下呢。”
“嗯嗯,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