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交友(1 / 2)

代晋 大苹果 1800 字 4个月前

殿上群臣一片嗡嗡之声,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苻坚心中有些恍然,本来就觉得这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晋使怎会对局势作战的分析如此细致。他所说的那些,和王猛一直阻止自己出兵的理由不谋而合。自己甚为怀疑李徽怎会有如此见识。

现在,此人自己承认了,他说的这些都是晋国谢安等重臣密议的内容。这便完全能说的通了。以谢安等人的见识,同王猛所见相同,那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他们都是当时智慧卓绝之人。

此人的底细,之前也有过大致的调查。李徽确实是寒门小族出身,依附于谢氏。这么看来,此次谢氏令其出使,不顾他的生死的举动激怒了他。为了自保,也为了达成和议,他透露了这些秘密,在情理上是能够说得通的。

苻坚看向王猛,沉声道:“景略,你怎么看?”

王猛躬声道:“陛下,老臣没什么特别的看法。这晋国小使所言是真是假,一时难以分辨。他的一番言论是有有理,却也不必深究。老臣觉得,还是先办正事,令其呈递国书和国礼。至于和议之事,委派专人与之商谈便是。总之,我大秦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倒也不必去在意这晋朝小使的言语。”

苻坚闻言微笑点头,到底是王猛,一语道破真谛。管你晋国使者说什么,管你回晋国是死是活,一切从大秦的利益出发,和议成与不成,只关乎大秦,和其他无干。

……

阳光当空,气温灼热,正是午时时分。

离开未央宫骑马回馆驿的路上,李徽脊背后的冷汗却没有干透,灼热的阳光下身体却微微发冷。

今日秦国殿上的这一切,虽然李徽已经竭尽全力,但是在那样的场合,心中承受的压力极大,此刻颇有些心力交瘁之感。

此次出使,李徽从出发之后便一直在思量着如何能够达到目的。此次出使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便是同秦人达成短暂的和议,为大晋争取时间。

与此同时,秦人提出的那些条件是绝对不能答应的。一旦答应了那些条件,自己回大晋便是个死。出发之前,谢安交了底。只能在名义上让步,绝不能实质上吃亏。苻坚想要登基为帝,那么可以同意他登基并给予祝贺,以满足苻坚的需求。但在割让士地这样的事情上,绝不能让步。

李徽深知此事之难。拒绝秦人的和议,很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也会导致和议失败。自己所能依仗的历史大势,其实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上的保障。自己必须要起码达成一个短暂的协议,方能达到目的。

为此,李徽绞尽脑汁,最终决定编一套反逻辑来说服秦国君臣。立下被迫害的人设,让整个过程更有说服力。同时代入秦人的视角,站在秦人的角度分析局势,这样即便有被对方感觉到自己是为了达成和议才说这样的话,却让整件事变得更有说服力,不那么突兀和令人反感和防备。

代入视角和争取同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结合,以搅乱对方的思绪。在真实事情上不说半句假话,在主观想法上可以根据局势进行演绎。这便是李徽制定的雄辩滔滔说服对方的计划。

但是,面对秦国君臣,李徽又怎能泰然自若。身上出了一层冷汗,精神也高度紧张。

今日自己的一番雄辩也许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因为开始的时候,秦国君臣的态度蛮狠无礼和不屑,后来他们却沉默了下来,开始思索自己的话。那便说明,自己说的话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但李徽心里也清楚,有些人是不可能被自己的话所迷惑的。比如那个王猛,他很显然是清醒的。王猛最后说的那几句话并未挑明态度,但其实在告诉众人,一切做决策的依据都在于秦国的利益。这说明,自己说的那些话对他并不起作用。对这种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之人,言语上的蛊惑其实是作用不大的,他们自有自己的主张。

除了王猛,还有其他人的目光是很奇怪的。李徽印象深刻的便有数位。那几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声,像是看戏一般。但是他们的神情和眼神却耐人寻味。

“李贵使,本人没想到,你此行出使的背后竟有如此无奈。我对你的遭遇甚为同情。其实谢安石是我甚为景仰的人物,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甚为唏嘘。让我觉得有幻灭之感。”

见李徽一路沉默不语,陪同李徽回馆驿的苻朗轻声说道。

李徽看着苻朗,见他表情真诚,不似作伪。心中觉得好笑。很显然,苻朗便是被自己忽悠的一个小白羊。

“元达兄,我倒也不是责怪谢公。谢公才学名望上是无可置喙的。但我大晋大族,从来都以自己利益为重,王谢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更何况我大晋等级森严,早已有之,寒门小族没有地位,这也不是谢公之过。但对我个人而言,我自然不想当送死鬼,替罪羊。各人为己,无可厚非。”李徽道。

苻朗点点头道:“倒也是这个道理。就好比本人对你印象很好,心中也生结交之意。但你我终究各为其主,陛下令我会同几位官员明日同你进行和议谈判,本人也只能公事公办。明日我们便要开始正式和议谈判了,届时希望贵使莫要怪我为了我大秦的利益而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