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根据不同巢室产下不同类型的蛋,有被授精的卵发育为工蜂或未来的蜂王,未受精卵则会成为雄蜂。
无论哪种卵,都在三天后的相同时期孵化成幼虫。
最初三天,所有幼虫皆以蜂王浆为主要食物,此后情况改变,只有蜂王幼虫可继续进食直到进入蛹化阶段,而雄蜂和工蜂幼虫转为食用蜂蜜和花粉制成的“蜜蜂食品”。
当幼虫完成五次封盖房脱皮,即达到蛹化的状态,这个过程因种类的不同需要不同时间。
随后在封盖房中蛹羽化并打破外壳,脱离蜂巢,正式转变为蜜蜂,承担各自的岗位责任,这就是自然生命循环的过程。
所以透过蜂巢,高晓明就能了解此次蜂蛹的情况。
虽然蜂王长寿数年,但由于繁殖力会逐渐下降,通常会在养殖行业中被人工换掉,为提升产量和控制病害传播,每年更换一次新蜂王便显得尤为重要。
高晓明的蜂箱内,蜂王正值壮年,拥有强大的繁殖力,所以此刻他还没有换王的念头。
他逐一查看每一个蜂巢,用心记录着每个蜂群的状态。
直至检查完毕,日落已将近。
高晓明的心情愉快,吹着口哨下山,伴随一路的是婉转的鸟鸣,树叶随风摇曳,自然之音交织出悦人的乐章。
回到家,黑虎和精灵欢快地围着他打转,显示出热烈的欢迎。
此时许小美已经准备好晚餐,但是并未急于食用,而是在看一本时尚杂志。
见高晓明归来,她放下杂志,笑道:“快洗手,该吃饭了。”
两人清洗过手,坐在餐桌前享用。
虽是简餐,可味道醇厚。
江西菜品特色在于原汁原味,肥而不腻,口感浓重,并兼具咸鲜和辣味。
许小美的厨艺如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做到这番程度。
以前可能饮食清淡惯了,因此她做饭喜欢多放调料,并慷慨下料。
加点佐料的菜肴,往往口感都不会差。
用餐中,高晓明向许小美透露了明天的计划,准备到田里收割剩下的那一亩水稻。
走进村庄,他已经发现许多农田几乎都收获完了,仅剩他们家的小片地还有稻米留存。
"丰收后的公粮和常规税就该缴付了,今年产量减少,不知道公粮是不是还能减少点呢?" 许小美好像有些忧虑。
他们的生活经济富裕,然而对于一般家庭,缴纳公粮依然是件大事,再加上逐年上涨的常规税,无疑加重了负担。
"应该是能少一点吧。" 高晓明安慰着,暗自决定收割完稻米之后购买一些稻谷作为储备。
自家本地的农作物产量不足是确定的,大范围减产之下,外地的稻谷正好借此高价涌入。
他知道,后天是镇集日,应该可以去县城购置。
两人相约明天的工作,而近期,许小美正忙于制作冬衣。
董飞霞已经开始带领大家进入裁剪阶段。
第二日早晨,吃过早饭后,高晓明扛起镰刀和扁担往田地走去。
站在田堤上远望,满眼金黄的稻谷引人入胜。
然而,近距离观察,大多数低垂的稻穗空瘪,丰满的只是少数。
乌鸦上下翻腾,肆意啄食着稻谷。"呼!"高晓明扬手挥动,驱赶麻雀们纷飞,片刻的翅膀拍击声消失之后是短时间的沉寂。
田间草木并不多,尽管水源紧张,但他还是清除掉杂草,并尝试在稻谷灌浆关键期供水几次,之后便听天由命。
只有这么一亩田,高晓明并没有叫上许小美一起劳作,他独自弯腰投入割稻的工作。
他力大身手矫健,几乎不必停下频繁休息,不多时就收割完了整亩稻田的粮食。
他将收来的稻捆扎成堆,肩挑回家。
路上碰到邻村的人,他们都停下来与高晓明交谈,询问药材出售的问题。
关于药交会的话题,他叮嘱高明里保密。
虽然他通过收集药材并销售盈利,但这无可厚非,谁不做这个赚钱之事?
然而公开说自己能赚到钱与实际分享具体数额的心情大不相同。
每个人对于赚钱的想象各不相同,有人觉得可能每月能有个几百或者上千元便满足了,这是由于他们的年收入大致如此,生活开销也不算太多,因此他们很难体验到短时间内收入数千乃至数万的感觉。
但如果知道了这样的可能性,他们的感受必然是羡慕加嫉妒。
高晓明轻松地应对提问,详述了一下大致情况,但对于实际收入的问题,则避而不答,若是追问详细,他就会转而提起租赁卡车、汽油费、摊位租金、住宿和餐饮费用等杂七杂八的开支,把这些账算一起,足以混淆视听,让人以为尽管他在赚钱,但付出的努力和开销同样可观。
这样一听,他们或许会对高晓明产生同情,觉得他在经济状况上并不容易,尽管有钱,却也非常劳累,且路上花费不小。
这种理解让人们对高晓明的羡慕之情有所减退。
高晓明一路边谈笑风生,边挑稻谷,反反复复多次才将所有的庄稼运回家中,整齐地堆放于整洁的水泥地面。
进了厨房,他先一口气痛饮一碗茶,稍作休息后才继续投入劳作,他需要剥落稻穗上的谷粒,接着晾晒备用。
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总算完成了一半任务。
黄昏时,他来到父母家。
明天是县城的集日,他得准备购买大米,并确认高明里决定去哪找工作,这样可以一起去见高建设。
到达时,高远见一家尚未用餐,正忙着烹饪。
厨房传来了炒菜声。
一看到走进来的高晓明,坐在院落歇息的高明里立刻起身,客气地说:“大哥,您来了!您坐!”
他将自己的椅子留给高晓明。
靠在墙边的高远见抽起了烟,这是他在经历一天劳累后的放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