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3章 父子 手枪与教授
说着话,夏德又想到了他碰到的第一位神明,想到了玩具商店内,那个戴着小丑帽子的年轻人:
“祂曾为貌美的魔女公主创造出了永远不灭之火,永远不竭的泉流。但当魔女公主向祂要求不死时,神明离开了她。”
笑着回应安德森先生讲的其实不算太好笑的掺杂了俚语的笑话,夏德为自己的做法做出了总结:
“不成熟的孩子们总是有各种愿望,对于那些温暖而真挚的愿望,当然要想办法实现。对于那些可能存在问题的愿望,要纠正和提醒。至于如何分辨孩子们的愿望,要如何处理不成熟的年轻人们的想法,这就是合格的大人要做的事情。大人对于孩子们的责任,大概也就是这样。”
“她”在夏德耳边的笑意越发的温柔了,而夏德的口袋里,船锚银饰也在散发着温热的温度。船锚接受了这种任务处理方法,伊莱瑟小姐的第二项任务,到此正式结束。
和搬运工安德森的见面,还隐含着夏德想要接触“永恒之光”的想法。只可惜安德森先生到了最后也没有松口,并未告诉夏德要如何与“永恒之光”的其他人联络。
但至少他告诉了夏德“永恒之光”的内部结构,这些情报甚至连警察们有可能都没有弄清楚:
“最高领袖被称为‘大主教’,我没有见过他,但人们都称赞他为一位虔诚的苦修者。”
“虔诚?信仰谁?”
“并非神祇,而是光本身。他与两位红衣主教组成了委员会,共同管理永恒之光。当然,这些也是我听说的。在教主与两位红衣主教下面,则是统管不同区域集会场所的大祭祀,然后是分管具体集会场所的普通祭祀。不同集会场所有自己的管理人员,其中包含了向外派发传单的人,管理新入会的陌生人的人等等等等。”
“这还真是庞大的组织。但据我所知,因为近些年警察们的不断追踪,永恒之光不是已经转入地下活动,所以成员很少吗?”
搬运工也解答了夏德的疑惑:
“所以我们这些人都不是正式成员,正式成员一般穿着袍子。我有幸见过他们,他们每次出现都会向我们讲一些诸如贵族和商人都是坏东西的话。不过他们的行踪被严格保密,即使你能够通过我这样的人找到集会地点,恐怕也见不到他们,正式成员只在至少参加了集会半年时间的熟面孔前露面。”
虽然没能直接接触“永恒之光”,但安德森先生提供的这些信息依然相当的有用。这天中午的午饭结束后,夏德依然选择和搬运工父子交换联络方式,以后说不定还有需要他们帮助的地方。
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了,站在码头栈桥上看着洋洋洒洒的雪花洒在遍布着风帆的港湾海面,这场景比想象中的还要浪漫,但同样的对于农民来说也很残忍。….
吃饱了的猫想要睡午觉,夏德便只好先把它送回家。而丢水晶鞋回到家里以后,他在家中客厅的茶几上看到了一封信:
“嘉琳娜小姐的笔迹,哦,贝纳妮丝小姐有回应了。希里斯把恢复记忆需要用到的东西,通过西尔维娅小姐送到了格林岛。”
猫熟练的爬上窗台晒着太阳眯起了眼睛,小耳朵听着夏德去了楼下的地下室,并在十分钟后又重新回来。
此时的夏德手中多了一只木匣子,匣子里除了希里斯的信件以外,还有一枚散发着浓郁奇迹要素的旧神【遗忘老人】的圣徽以及一把小巧的袖珍女式手枪,这手枪也就是拉普拉斯·霍华德留下的那把贤者级遗物【褪色的回忆】。
【褪色的回忆】本身是左轮枪造型,通过调节左轮转动,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也即是抽取记忆并投射、抽取可怕的记忆使得子弹具有强杀伤效果、抽取生物记忆并投影出实体。
那位超越十三环的占卜家,靠这把手枪来抽取三代长子的记忆,确认他在时间长河中窥见到的真相。也就是说,“抽取记忆”是这把枪的主要功能。
如果是希里斯亲自到月湾市,那么只靠这把枪,她就能取得夏德想要的记忆。但金发姑娘暂时无法离开威纶戴尔,因此为了辅助夏德,她将自己的圣徽暂时借给了夏德。
那圣徽是【被遗忘者教团】历代主教传承的圣物,是如今没落的教团传承下来的最强的神术物品。有了这枚圣物,就算夏德不懂记忆奇术,也能轻易配合遗物获得记忆。而希里斯愿意将这圣徽借给夏德,本身也就代表了姑娘的情意。
希里斯的信中说明了夏德要如何使用这两件物品,除此之外的问候相当简单,不过夏德还是将那封信读了好几遍。前段时间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和欲望后,夏德便不再因为这种事情而纠结,但内心还是感到了些愧疚。
于是便想着下次见到希里斯可以策划一次约会,以月湾市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金黎明歌剧团迟早会到达那里。
留猫咪在家睡午觉,夏德没有立刻返回月湾,而是乘坐马车去了托贝斯克大学区的猫尾巴巷,去拜访了曼宁教授。
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老教授,虽然平日里也会去钓鱼、拜访城里的好友,偶尔也参加一些讲座和学术报告会议,但通常情况下夏德总能在他家中找到他。 今天也是一样,敲门后佣人见是夏德来访,便直接邀请夏德进门。此时教授这里还有别的朋友,夏德一眼便看到了飘来飘去的拉斯特·爱德华兹,随后便看到了坐在沙发上和教授谈话的杜鲁特·吉尔斯。
在格林湖的事情结束后,归乡的杜鲁特·吉尔斯便留在托贝斯克,作为学校的历史学讲师生活了下去,而自死亡中回归的拉斯特·爱德华兹,自然一直呆在他的身边。….
夏德上个月的时候拜访过他们两次,没想到这天又在曼宁教授这里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