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体系(2 / 2)

“不急这一会时间,王厂长可能还不知道,新型染料的研发是在陛下主导下进行的,新型染料的研发原理、各种成分都是由陛下提出来,我们只是根据陛下的提示,进行细致化实验而已。”

成功完成新型染料研发的研究员,一个名叫林深河的男子解释道。

“但是新型染料试生产成功,总该给这种新型染料取个名字吧?”

“前天验证实验结束的时候,陛下亲自取好了名字,叫做刚果红染料,寓意是纪念国家拥有的第一个大型海外殖民地。”……

用作纺织行业的染料剂只是刚果红众多用途中的一种,它还可以作为酸碱指标剂、生物分析试剂、用作吸附指示剂,用于测定卤化物、硫氰酸盐和锌以及大量用于造纸生产等方面。

1869年门捷列夫编组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时期,汉国的化工工业也开始起步,橡胶工业是最早投入实际应用的化工分支行业,自此以后,李明远回忆大学时期,学习的应用化学专业知识,选择一部分知识点,简单编列出《有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基础》、《物理化学入门》四门基础学科,专门供留学归来的化工类学生们学习和进行研究性实验所用。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化工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业类别,李明远前世作为一个应用化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学习的只是宽泛、基础性的化工知识,但是那些建立在前人百年智慧总结前提下的知识体系,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大部分还没有被人提出来。

一个后世常见的化工工艺背后的一组化学反应方程式,一个简单的化工现象原理,单独拿出来都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化工发现,但是局限于当前的总体科技水平,李明远只能将能够记住的一些知识写出来,交给留学归来的本土学生,然后注重保密,将这些知识严格限定在皇家研究院化工行业的小部分研究人员中间传播。

刚果红试剂的发现算是染料化工方面的一个小进步,而在汉国大化工体系的规划中,目前正在进行发展的化工分支行业包括染料、橡胶、火炸药、纯碱、医药化工、煤化工、塑料、催化剂化工、感光材料、涂料工业、人造纤维、石油化工、化肥工业一共十三个方向。

化工染料行业中,以氨基蒽醌为主要原料进行碱熔制获取还原蓝RSN物质、分离获取坚固度更高的2-萘酚-3-甲酰芳胺、完善色酚AS色系等工作仍在进行中,当前的研究方向以无机染料为主,有机染料的开发尚要等到二十世纪以后。

橡胶工业方面,本土掌握的充气自行车轮胎技术引起德国、英国等科学界关注,利用天然橡胶为原料,开发多种实用产品的科研工作,西方国家也在加紧进行,同时,依赖早期积累的技术优势,科学院中一些本土研究人员开始依照李明远编写的技方案,尝试用苯胺作硫化剂、炭黑作补强剂,继续进行提高橡胶可塑性能的相关实验。

纯碱可用于玻璃制造、食品加工工业、味精生产等行业,

1861年, E.索尔维在煤气厂从事稀氨水的浓缩工作时,在用盐水吸收氨和二氧

化碳的试验中得到碳酸氣钠。同年,他获得了用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制取碳酸钠的工

业生产方法的专利。

此生产方法被称为索尔维法,又称氨碱法。1863 年, E.索尔维与兄弟A.索尔维筹集资金,组建索尔维公同,并在比利时库耶建立纯碱厂,1865年1月投产,1872年产量达到日产10吨。

1873年索尔维公司所产纯碱在维也纳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质量纯净荣普奖,自此以后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索尔维法一直是制作纯碱的主流方法,稍后的侯氏制碱法、德国察安法都是在索维尔法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完善。

改进索维尔法的难度相对较高,本土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向是以李明远提供的碎片式技术点,尝试还原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工艺流程。

汉国以军事起家,和军队武器装备直接相关的火炸药化工同样是大化工发展计划中的重点,制作无烟火药苦味酸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即酚的磺硝化和二硝基苯酚的硝化,后者是由氯二硝基苯的水解制备的。第一种方法涉及分二步进行的工艺,该工艺包括酚的磺化步骤,以及然后将所得的已磺化酚硝化的步骤。然而这样一种工艺有许多缺点磺化操作时间长并且免不了使生产率水平低,然后硝化操作要在已稀释的介质中进行,这又导致降低生产率。制备苦味酸的另一方法也包括许多步骤一氯苯的硝化得到氯二硝基苯,随后将所得产物水解,然后由硝酸和发烟硫酸的混合物硝化二硝基苯酚。该方法由于其时间长,复杂并且污染严重而不能令人满意。

两种制作苦味酸的大致方法都记在李明远的脑子里,只不过因为事关机密,从事苦味酸制作方法研究的人员都是本土培养的华人学生,实验过程中遭遇多次挫折,直到1880年元旦前一天,才完成实验性制备技术路线,至于熟练掌握技术工艺,进行规模化生产,大概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时间。

橡胶化工、染料化工、纯碱化工、火炸药化工是大化工体系中的重中之中,本土十年培养的本土化工人才、留学化工人才百分之七十以上集中在以上四大化工分支行业。

用作纺织原料的人造纤维、处于高分子加工阶段的塑料化工、目前主要用来生产相机胶卷的感光材料以及技术条件尚不成熟的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其他化工分支行业,虽然有一部分产品具有出口优势,但是考虑到后续技术发展难度较高,因此仅仅处于技术储备阶段,不作为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