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贾长生两面出击(1 / 2)

贾长生目光锐利地看向他:“孙文,这方面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孙文答道:“将军,我们可以派遣更多的细作潜入高句丽境内,尤其是他们的军事要害部门和重要城市。这些细作要善于伪装,与当地的百姓和官员打成一片,获取最准确、最及时的情报。同时,利用我们在高句丽的一些秘密眼线,策反他们的一些低级军官和士兵,让他们为我们提供内部情报。另外,加强对高句丽的通信线路的监视,截获他们的军事信件和情报传递,从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

贾长生听后,满意地说道:“很好,就按照你们说的去做。这次对高句丽的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与我贾长生为敌,只有死路一条!”

众人齐声高呼:“愿为将军效命,必取高句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贾长生的情报组织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行动。一方面,他们按照计划散布谣言,在高句丽和百济的联盟内部制造混乱;另一方面,军事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细作们纷纷潜入高句丽境内,开始收集各种情报;运输队频繁往来于边境地区,悄悄地建立起了临时补给站;而那支准备绕道后方的奇兵,也在与山贼土匪的勾结下,开始了艰难的行军,向着高句丽的后方悄然逼近。

贾长生则坐镇指挥中心,密切关注着各方的动态,等待着最佳的进攻时机。他深知,这场战争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较量,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的心中怀揣着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任何阻挡他前进的势力,都将被他无情地碾碎。

在百济国都那高耸的城墙之下,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笼罩着整座城市。百姓们面色惊恐,匆忙地穿梭于街巷之间,试图寻找一处安全的避难之所。城墙上,百济的士兵们神情凝重,手持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

此时,在距离百济国都不远的一处高地上,贾长生骑着一匹黑色的战马,身姿挺拔,目光冷峻地俯瞰着这座即将陷入战火的城市。身旁,数位将领和谋士神情肃穆地伫立在侧,等待着他的命令。

贾长生微微眯起双眼,语气坚定而沉稳地说道:“诸位,如今百济与高句丽虽欲联手对付我们,但他们尚未完全准备就绪。这正是我们的天赐良机,今日我们便要对百济国都发起总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我已命三路大军从不同方向直逼城下,让百济人插翅难逃!”

一位身材魁梧、满脸胡须的将领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行礼,洪声道:“将军,末将愿率先锋部队率先攻城,定当为大军撕开一道口子,让百济人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此人正是贾长生麾下的猛将赵猛,作战勇猛无畏,在军中威望颇高。

贾长生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赵猛,你有此勇气甚好,但不可莽撞行事。这百济国都城墙坚固,防守严密,我们需讲究策略。你率先锋部队先在东门佯装强攻,吸引敌军主力,记住,要虚张声势,让他们误以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就在东门。”

“末将明白!”赵猛领命后,迅速转身,带领着先锋部队向着东门疾驰而去,一时间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

紧接着,贾长生看向一位足智多谋的谋士李轩,问道:“李轩,你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布局?”

李轩轻抚着胡须,目光深邃地凝视着百济国都,片刻后说道:“将军,西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便于我们的攻城器械展开攻击。我们可在西门集中投石车、云梯等器械,对城墙进行猛烈轰炸和强攻,一旦东门的敌军主力被赵猛将军吸引过去,我们便从西门发动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贾长生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好,就依你所言。你去安排吧,务必确保西门的攻城行动顺利进行。”

“是,将军!”李轩领命而去,迅速组织人手准备西门的攻城事宜。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将王虎开口说道:“将军,北门靠近山区,地形复杂,敌军的防守相对薄弱。我们可以派遣一支精锐的奇兵,绕道北门,从后方突袭敌军。他们定然想不到我们会从北门发动进攻,这样一来,我们便可形成三面夹击之势,让百济人首尾不能相顾。”

贾长生眼中一亮,拍了拍王虎的肩膀:“老将军所言极是,此计甚妙!这突袭北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可挑选军中最为精锐的士兵,组成奇兵队,绕道北山,隐蔽前行,等待时机,给百济人致命一击!”

“末将定不辱使命!”王虎神情坚定地领命而去,挑选士兵,准备绕道北山,突袭北门。

随着各路将领的纷纷领命而去,贾长生的大军开始迅速行动起来。东门方向,赵猛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城下,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做出一副全力攻城的架势。城墙上的百济士兵见状,纷纷涌向东门,集中火力进行防御,一时间箭如雨下,石块纷飞。

而在西门,李轩已经指挥着士兵们将投石车和云梯等攻城器械推至前沿阵地。巨大的投石车在士兵们的操作下,将一块块巨石高高抛起,狠狠地砸向百济国都的城墙。每一次巨石的撞击,都伴随着城墙的颤抖和石块的飞溅,城墙上的百济士兵们惊恐地四处躲避。

“快,调整投石车的角度,继续攻击!”李轩站在阵前,大声指挥着士兵们。

在投石车的猛烈攻击下,西门的城墙逐渐出现了一些破损和裂缝。李轩见状,立刻下令:“架起云梯,准备攻城!”

士兵们迅速将云梯推至城墙下,然后手持武器,沿着云梯奋勇攀爬。城墙上的百济士兵拼死抵抗,他们用长矛、石块等武器不断地攻击着攀爬云梯的敌军,但贾长生的士兵们毫不退缩,前赴后继地向上攀登。

与此同时,王虎率领的奇兵队正悄悄地绕道北山,向着北门逼近。他们沿着山间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行,尽量避免发出任何声响,以免被敌军察觉。一路上,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抵达了北门附近的隐蔽地点。

“大家先在此处休息,等待将军的信号。一旦东门和西门的进攻打响,我们便从北门突袭进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王虎低声对士兵们说道。

在贾长生的精心布局下,百济国都已经陷入了三面夹击的绝境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门、西门和北门的战斗愈发激烈,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整个城市的上空。

百济国的国王在宫殿中焦急地踱步,脸色苍白如纸。他听闻城外的喊杀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这可如何是好?贾长生的军队怎么会如此突然地发动进攻?我们的援军何时才能到来?”

一旁的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他们知道,如今的百济国都已经危在旦夕,而他们却无力回天。

在战场上,贾长生的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东门的赵猛虽然遭受着敌军的猛烈攻击,但他依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不断地指挥着士兵们佯装强攻,吸引着敌军的主力。西门的李轩则趁着敌军主力被吸引的时机,成功地突破了城墙,带领着士兵们杀进了城内,与百济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而北门的王虎,在看到东门和西门的战斗打响后,立刻率领奇兵队发起了突袭。北门的百济士兵本来就防守薄弱,再加上突然遭受攻击,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王虎的奇兵队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冲破了北门的防线,杀进了城内,与西门的部队形成了呼应。